大明太师第5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7/1019


以前,刺配充军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可是刺配充军的效果却并不明显,边疆的军营每年都有大量的逃兵,而且这些罪犯刺配充军之后,如果从事后勤的输送,就会有很多的机会逃跑,如果从事前线戍边,就必然会分发武器,身怀利刃杀心自起,给罪犯以武器,他们反而会成为军营中的隐患。
因此,本辅才倡议,
取消刺配充军变更成劳动改造。”
堂内陷入到安静中。
“都谈谈自己的意见,
畅所欲言。”
陈云甫不搞一言堂,这么大的事,
事关全国数万乃至将来数十万计罪犯的处置问题,
由不得不慎重。
“集中管理、劳动改造,倒也确实不错,关键在于,这个期限如何商定。”
大理寺卿邹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呢只是小偷小摸,有的呢是打家劫舍,罪刑的榷定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另外,还有的只是轻刑,比如打架斗殴,只不过是拘押一年,若是直隶的犯人拘押一年,却要发配到很远的地方去挖矿,来回的脚程可能都要好几个月,这不是白白荒废了吗。”
“嗯对,邹寺卿这个问题提出的非常好。”
陈云甫点头:“轻型犯占据了咱大明罪犯的三成,对于这种轻型犯怎么处置,确实需要好好考量,就地使用能不能解决。”
“就地使用?”
“哪怕是直隶脚下、京畿周边,我们也可以专门为这些犯人建造可以使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单位嘛。
瓷器厂、砖厂,再不行还有属于兵仗局、军器局的炼钢炉、锻钢厂,沿海地区有盐场和船厂,每个省无论是沿海省份还是河南这种中原省份,都各自有官府官营的事可以做。
以前呢,多都是雇佣民间工人,现在完全可以让这些轻型犯来充任,既节省了用工费的支出,也可以释放大量民间工人,转型去扩产。
比如以前的人手只可以支持两座锻钢厂,现在转成三座、四座。
一个熟练的工人大概需要两到三年时间就可以培养出来,一个出色的工头、匠师大概需要十年,那么,一个重刑犯通过十五年劳动改造后也可以成为一名极出色的匠师。
等他释放后,朝廷少了一个犯人,而国家多了一个出色的匠师,他可以改头换面,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靠这门手艺挣钱糊口,也可以去培养出更多技术工人。
这就是,循环的良性使用,顺道还解决了狱后复民的就业问题,而不是放归民间,地方官府还要担心这群人继续为非作歹。”
“那轻型犯呢,他们只有半年甚至一年的刑期,这么短暂的时间,很难让他们完全洗心革面,他们很可能会继续犯罪。”
“累犯加刑,同样判一年的,累犯判三年,再犯判五年甚至七年。”
大家伙都笑了出来。
陈云甫这是把犯人玩了命的使唤啊。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那么累。
“当然,这只是本辅的想法,具体落实下去,怎么量刑、怎么使用、怎么安置就业,具体下来的量化标准,包括轻重罪行的审判,还得是你们专业来考虑。”
陈云甫站起身:“今天,本辅就说到这,你们讨论吧,讨论出一个结果交给本辅,还有内阁会要过呢。”
“是,下官等恭送少师。”
陈云甫点点头,而后又点了一下张紞的名字:“等会后,来找本辅,本辅有事交代。”
后者应了下来。
走出大堂,陈云甫问了一下身边的杨士奇:“本辅今天还有哪些事没做。”
后者拿着随身的小本本汇报道:“高丽的李成桂使者到了,带队的是他儿子李芳远,分管礼部的徐阁老前几日抱恙无法接见,您要先替内阁接见一番。
另外,山东左布政使赵子良奉内阁令于今日到京了,汇报济南、长清、东阿、兖州、济宁五府河流干涸导致今年山东粮荒之事。”
“唉。”
这一天天的,真他娘忙!
===第二百六十六章
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
礼部驿馆,高丽都总中外诸军事、和宁君、开国忠义伯李成桂之子李芳远此刻正望着窗户外人群熙攘的金陵街道发呆。
这就是,大明吗?
作为高丽此刻实权第一人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在高丽的地位就相当于汉末时魏王曹操的儿子,他认为,自己已经很牛逼了。
觉得自己的老爹那更是不得了的人物。
想想李成桂此刻在高丽国内的待遇‘食邑一千户,实封三百户,田二百亩、奴婢二十口’,人臣之巅峰也就如此了吧?
结果到了大明之后,李芳远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孤陋寡闻。
就在自己所住的礼部驿舍不远,一个金陵的商贾,在大明朝颁布不久的废奴法案之前,家中竟然豢养了两百多个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7/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