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第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8/1019


陈云甫没说话,而是看向其他人。
这些位亲王纷纷附和起来。
“既然诸位亲王都这么说,那就麻烦你们宗人府出个奏请,给皇太后送去吧。”
当婊子立牌坊,你陈云甫也是真够闲的。
大家都当陈云甫这是既当又立的行为,只有年轻的宁王朱权突然觉察到一丝不对的味道。
“太师说我们宗人府出奏请,就不怕我们宗人府推荐一个非太宗所出的新君人选?”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陈云甫目露赞许望向朱权:“本辅,为什么要怕。”
“太师何必明知故问呢。”
“本辅若是真打算专权到底,就不会来宗人府了,本辅今日来,也不只是为了议论帝君主位谁来坐,而是有实打实的正事和你们谈,一件关切到你们自身未来的事。”
“本辅,从没想过伤害你们,更没想过把你们永生软禁在京。”
朱权目光:“太师的雄图伟略,小王等人这几日也略有耳闻,您指的是,新九州吧。”
朱橚等人闻听,无不惊讶。
这件事,金陵权贵圈子早就传遍了风,这风也是陈云甫默许传开的。
这传的不是风,而是蛋糕的香味。
怎么个意思,难道他们这些待宰的宗亲,也能分食一口不成?
(周六日会努力更新)
===第三百四十七章
愿赌就要服输===
明堂之上,一众朱明宗亲屏气静声,聆听着陈云甫的侃侃而谈。
“昔日太祖曾言:‘元廷之盛,在有世祖之雄威。’,元廷之强盛、疆域之广袤、宗教之兼容,历朝历代无有媲者。”
这话确实是朱元璋亲口所说,是有史可查的。
我们可以挑出元朝一堆的毛病,
但不能忽略和刻意贬低忽必烈这位元世祖的雄才大略。
他是个屠夫,但也是一位集很多优点于一身的帝王。
因此,连朱元璋这种白手起家的开辟之君都称赞忽必烈,说元廷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元世祖的雄威。
“忽必烈非常认真且忠诚的贯彻了其祖父也就是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时定下的自征自领政策,从未对四大汗国之政务横插一手。
亦从不因其为蒙古大汗、元廷皇帝的身份,
而强迫四大汗国对其朝贡或者无条件服从,
元廷或者说大蒙古的这种体制,本辅称为大陆化普遍帝国之特征。”
这真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一众亲王都很好奇,
努力咂摸这个新词的意思。
关于大陆化普遍帝国的特点和多元化政体,在另一本书中有写,这里不多赘述,有兴趣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这里陈云甫继续着自己的阐述:“忽必烈施行着高度的中央集权,但这个中央集权仅仅是针对元朝内部。
在政权的地位上,四大汗国和元朝是平起平坐的,没有宗主国、藩属国之分,因此,我们可以把四大汗国连着元朝一起当做是五个国家。
而成吉思汗一手定下的大蒙古体系,就相当于是一個看不见的联邦政权。
而这个联邦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便是蒙古大汗。
忽必烈既是元朝的皇帝,也是大蒙古的大汗,所以在名义上他领导着五个国家,这只是他个人的权力,
并不意味着元朝有领导四大汗国或者干涉四大汗国内政军事的权力。”
虽然陈云甫一直在说元朝的事,
但这些个亲王没有傻子,
联想到之前金陵传出的新九州的风声,他们多少都明白了一些陈云甫的话外之意。
明朝,
只是中州的王朝,不是大九州的最高领导者。
换言之,将来的明朝就等同于大蒙古体系中的元朝,而陈云甫这个划定九州的人物,就是忽必烈。
既是明朝的太师,又是大九州的共主。
做明朝太师,是因为陈云甫永远恪守着对老大哥生前的承诺,永不颠覆朱明江山。
不仅是自己,也包括后世子孙。
他们这些朱明宗亲,也一样能从这块蛋糕中吃到美味的一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8/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