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师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019


鲁迅:“真的下雨了。”
专家:“我不听我不听。”
两性关系被一朝又一朝的‘专家’们上了枷锁,戴德一本《大戴礼记》在《仪礼注疏-丧服》的基础上写下了七去之条,等到宋元明清,一大群专家们欢呼着奉为金科玉律,至此,世俗伦理对女性的束缚达到巅峰。
扯得有些远,话回正题。
两性之防本来是不严的,只是经过一代代所谓大儒(专家教授)的层层加码后逐渐畸形而已。
如今陈云甫看到邵柠并未裹足,便谓邵子恒说了。
后者挠头。
“我妹自幼怕疼,缠足之时大哭不止,母亲观之落泪,遂劝阻下来。”
在明朝这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女人能劝住邵质不给闺女缠足,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邵质在私下里并不如他表面上那般顽固。
邵家的家庭礼法可以窥见三分。
陈云甫冲邵子恒拱手道:“邵兄明明有爱妹之心,却假小弟之口来为令妹开脱,将此功嫁于弟,弟甚惶恐。”
后者左右张望两眼,笑言道。
“就知道你向来机敏,骗不住。”
陈云甫撇了下嘴。
如此看来,这邵子恒是想做自己的大舅哥啊。
===第三十九章
惊魂一刻===
这还是陈云甫今世第一次逛金陵。
虽然记忆中这具身体曾经游玩过几次,可自打穿越来这之后,陈云甫却是一次都没有。
要么待在皇宫、要么待在家。
等现在到都察院工作之后,那便更是三点一线,难得轻松了。
今天也算是沾了邵子恒的光,在这金陵城到处看。
和印象中的南京完全不同,陈云甫回忆一下脑海中的夫子庙,再看看眼么前的国子监,实无法将两者联系到一起。
国子监就是南京夫子庙的前身,宋朝时也称作孔庙。
这里同样是大明应天府学的教育用地。
国子监是大明教育管理机构,应天府学是大明最高学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眼下的国子监便是大明朝文化的至高殿堂。
不过陈云甫也只是看了几眼,就转身和邵子恒兄妹俩继续逛街。
他一个学渣,就别惦记这了。
“哎呦。”
正逛着呢,邵子恒突然痛哼一声,吸引了陈云甫和邵柠的注意,就看到邵子恒捂着肚子弯腰:“为兄腹痛如绞,急需更衣,失陪了。”
更衣,这里就是代指上厕所的意思。
而大家所熟知的出恭,然陈云甫在此时并不见有人用。
相传出恭一词起自元明时期的科举,说科举科场内考生如内急,需领一块出恭入敬牌方能离场上厕所,如厕后再凭此牌回到考场,于是才有了出恭一词代指上厕所。
据《大明会典》卷二百二十考,洪武二十年,上裁,也就是朱元璋亲自颁定的规矩里,才有给考生一块出恭入敬牌子的首例。
而且不仅仅是科举,国子监应天府学的每一个班级都会发一块出恭入敬牌,由各班直日生掌管(值日生一词的出处,明代是‘直’,看《大明会典》这意思,也算是班干部。)
在校学生如需离校、归校皆需凭此牌方可,如果有藏匿或不凭牌子就逃课的,一律痛决,也就是狠狠的打一顿棍杖。
眼下才洪武十六年,科举都还没恢复呢,为解考生之急才诞生的出恭入敬牌自然也没有,
出恭一词眼下或许已有,但绝对尚未普及开来,这里邵子恒急着要上厕所,便以更衣代替。
陈云甫只来得及问上一句:“我们在哪里等。”
那邵子恒就已经跑的没了踪迹,远远飘来一道声音。
“云甫无须等我,待傍晚街头酒家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0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