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0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5/1682


说完,他准备离开,却又忽然停下,露出一丝笑意:“按照惯例,非入翰林的进士,须观政半载,及可任用之,不过陛下对翰林无须观政颇为不爽利,你们做好准备吧!”
这句话一出,翰林院掀起了滔天巨浪。
观政制起于洪武时期,在洪武六年(1373)二月,第一批进士们经过两年的从政,朱元璋发现了科举的弊端:
录取的进士华而不实,水平极差,对政务丝毫不通,年年kpi考核不及格。
以为招来几个任劳任怨的劳模,结果换来了一群喝茶看报的老爷,这谁能忍得住?
一气之下,直接废除了科举。
于是,往后明朝将官吏的选拔放在了“荐举”“学校培养”“吏员转升”上面,即三途并用。
间隔十年后,在文臣的不断請求下,朱元璋表示再相信你们一次,於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下诏两年後重开科举,但却让进士去六部观政,学点政治能力。
但庶吉士,则在翰林院观政,轻松自在顺便养望。
“我等在翰林院,不也是观政吗?”
黄宗羲胆子颇大,开口问道。
“哈哈哈!”王应熊摇摇头,开口笑道:“过段时间,你们就知道了,这是好事。”
众人纷纷无奈,心里七零八落,着实不对劲。
规矩一旦被破,就像是大门换了钥匙,谁也不知好坏。
煎熬了几天,翰林院终于等到了消息。
原来,他们的观政地点,则在内阁中书,以及起居郎。
内阁中书,即中书舍人,专门负责掌撰拟﹑缮写之事,说白了,就是文书。
一般来说这样的职位,都是举人、同进士出身,七品官,前途渺茫。
但对于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来说,能够進内阁做文书来实习,乃是天大的荣幸。
而起居郎更不必提,那是天天跟着皇帝的官,天天在皇帝眼前转,能不眼熟升官吗?
一时间,翰林院人群踊跃。
而翰林院,不过是皇帝的小试牛刀,他真正的目标,则是中央六部衙门。
内阁三人,并工部尚书姜曰广一同觐见皇帝。
秋老虎快要过去,皇帝随便耷拉着一件外衣,头发披散,坦露的胸脯,欣赏着自己从御花园移栽过来的花朵。
如果这被御史们看到了,指不定就是跳脚弹劾,而他们几个人很识相,装作看不到。
文臣四人侧目而视,搞不懂皇帝的真正意思。
“姜曰广——”
“老臣在。”姜曰广忙进一步,距离皇帝只有三步之远。
“你此行去往北京,除了皇宫以外,城墙外,还要处理一件事。”
“你明白吗?”
这句话一出,四人心中一叹,姜曰广只能硬着头皮道:“老臣明白。”
“不,你不明白!”
皇帝突然转过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露出一丝笑容:
“对于那位福王,某之前想着,如果他死了,就给他一个风光的陵寝,结果,他却活过来了。”
“天意弄人,该死的没死,该活的没活……”
这让,四人根本就接不上。
“就恢复他福王的爵位,去往凤阳吧!”
不出意外,圈禁。
这个令老朱家藩王胆颤的地名。
===第三十九章内阁之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5/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