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0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682


这番话一出,刘峙心中一沉。
显然,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对于盐业的改革已经箭在弦上了,再怎么也扭转不过来。
“我之所以唤你这个盐商过来,不在乎淮盐畅销应天府、安徽、江苏、湖广、河南几地,更是天下盐业之首。”
说着,皇帝仿佛是在谈笑般,说道:“纲盐法施行数十载,虽说为国贡献颇多,但在我看来,并没有预想中的效果。”
“两百余万两与之前的百三十万两相比,只增长了一倍,但朕熟读史书,却只南宋以半壁江山,盐税却达千万贯,是本朝的数倍。”
“不知,是本人丁口不及,还是盐价太高,以至于百姓吃不起官盐?”
这话,如同一颗颗利箭,戳入刘峙心窝,他当然有无数种理由反驳,例如朝廷缉私不够,本朝盐价不及宋时一半等。
但他在来时,已然接受宦官的传话,只能顺着皇帝,不能逆着来。
“圣明不过陛下,草民愚昧,也不知其所以然。”刘峙直接投降了。
“罢了。”
一下就被噎住,皇帝还准备一一驳斥呢!
朱谊汐立马就兴致索然起来:“即日起,在淮盐所在地,取消纲盐制,施行票盐制。”
“草民愚钝,不知这票盐又如何?”
刘峙这下真是疑惑了。
“也就是说,总商制将被废黜,盐商不再拘泥于你们几家,盐引被公开售卖,只要出了起钱,任何人都将是盐商。”
7017k
===第十章大明公报===
人人都是盐商,这跟人人都是电商有异曲同工之妙。
盐引制和之后纲盐法的区别,就在于剔除了滥竽充数的达官权贵,让盐商们能够正常卖盐。
即盐商垄断官盐行销权,即所后世经销商、中间商,他们哄抬盐价,垄断官盐,而且自己还偷偷卖私盐。
无论百姓是买官盐,还是私盐,盐商都血赚。
而票盐制,则来自于道光年间的两江总督陶澍,其果敢能干,是满清中后期数第一的人物。
督办海运,革新盐政,可谓是力挽狂澜。
朱谊汐所倡的票盐制,则是借鉴于此。
只有花钱,普通人就可以成为盐商,在规定的范围内售卖官盐,打破了大盐商的垄断,掀起了新一波的盐商内卷。
百姓能买到廉价盐,中小商贩能赚钱,朝廷能收税,三方获利,而最大的受害者只有那些大盐商。
如此大的手笔,也只有惜财如命的道光能支持下来,这也是为何一鸦战争后,清廷可以答应赔偿两千一百万银元的原因。
不然,如果是雍正接手康熙那会,肯定谈不拢。
刘峙带着满心的惊悚,心事重重而去。
淮盐就在南京眼皮底下,试行效果好坏一见分明。
回到扬州后,一见众盐商,刘峙只能无力述说了一遍,摊手道:“陛下言出必行,我等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咯。”
而众盐商呜呼哀哉,自然不愿意屈服,只能找到盐运使魏康,苦苦哀求:“还望您老救我等一命吧——”
魏康也只能摊手道:“朝堂上的事情,已经决定的,老夫也无力更改。”
“说句难听的话,即使是首辅,也难改皇帝之决定。”
“尔等与其在这里哭泣,不如琢磨着日后,如何多抢些盐引吧!”
说完甩了甩衣袖,快步而去。
盐商们还想寻找盟友,但举目四望,却遍地狼群,泣血捶膺下选择屈服。
六月初,畅销于大江南北的《内参》,正式改名为《大明公报》,挂在内阁之下,阁臣监督,内阁中书舍人刊校,正式开始发行。
而作为发行的第一要闻,关乎民生计的盐制改革,就成了头版头条。
旋即,从南京沿着运河,长江等水道,送往了数百州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2/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