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682


郑芝龙,虽然是海上起家,思想上却是很传统,对于家乡也是极为庇护。
随着大明的统一,海贸也日趋昌盛,郑家的威名却毫无下坠。
此次西班牙人北上,胜利回归,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更是让南中国海胆颤心惊:
大明决定清剿海盗。
这消息一出,列国商人欢腾,唯独海盗们破口大骂。
对于荷兰人来说,此消息有利有弊。
===第四十六章水师陆战队===
此时的荷兰,达到了历史极盛。
偌大的荷属东印度公司,占据了马六甲海峡、爪哇岛等东南亚海岛,包括最大的印度尼西亚地区,更是在台湾、日本大肆贸易,可以说是扼住了东南亚的咽喉。
而葡萄牙自从被西班牙兼并后,就不断地被其打败,就连小小的澳门也被连番欺负。
只有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马尼拉能勉强抗衡,但在弘光二年(1646)也被打上门来,无功而返。
如果拿三国来比喻,荷兰此时就曹魏,龟缩在澳门的葡萄牙是蜀汉,占据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则是东吴。
如果大明重返海洋霸主地位,第一个碰到的阻碍就是荷兰人。
可以说荷兰人是大明在东方的最大绊脚石。
至于剿匪,毫不夸张的说,九成的荷兰商船都兼职海盗,荷兰人的起家就是靠劫掠西班牙的运银宝船。
这也就罢了,可惜更坏的消息却不断传来。
荷属台湾,就收到了大量商贾们的书信,他们透露中国海的霸主,郑芝龙又回来了。
“什么?郑芝龙回来了?他不是北上,去打鞑靼人了吗?”
荷属台湾总督的欧.费尔勃格,大吃一惊,因为贪污而圆滚滚的脸上尽是肥肉,不断地甩弄着。
紧扎的皮带绷得笔直,背负着不可名状的压力。
挺起的大肚子颤抖不停,反映出了主人紧张而又急迫的心情。
这也难怪其如此,实在是郑芝龙威名太盛。
天启年间至崇祯,二三十年来荷兰人一直积极想要建立贸易点,在澎湖试了两次,厦门又试了一次,皆被打败而归。
尤其是崇祯六年的金门海战,也叫料罗湾大海战,荷兰人大败,彻底承认了郑芝龙对于东海的霸权。
在郑芝龙注意力集中在北方时,大员的土地却不断地被荷兰人蚕食,甚至勾结那些蕃人杀汉人。
如今郑芝龙回来,对于势单力薄的荷属台湾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
“总督大人,可是那个拥有三千艘战舰,二十万兵马的中国海盗王,郑芝龙?”
“哦,我的上帝。”
一旁的新上任的高级商务吉尔森闻之,大吃一惊,忍不住惊叹起来。
就连军队首脑乔休尔,也不由得吓得摆手道:“咱们可打不过这个中国海盗,还是得从长计议。”
“到时候光那些抚恤就能够让公司破产。”
“可是郑一回来,那高昂的过路费可让公司损失最多的荷兰盾了。”
总督费尔勃格懊恼地拍着额头,胸脯不断的起伏,显然心情并不平静。
自从在天启七年(1627年)发生一场驻台荷军与郑军的战争,荷军败北后,郑芝龙就确定了在中国海的霸权。
郑芝龙规定,所有途径南中国海的商船,每艘远洋船只每年收取过路费3000两白银,包括荷兰、英国等西欧商船,只有交完了过路费,悬挂上“郑”字令旗,才能顺利贸易,否则随时可能被铲灭。
每年光是收过路费就达到数百万两。
这也是郑芝龙暴富的开始,但却是建立在剥削荷兰商人的基础上的。
无论是剿匪,还是什么,郑芝龙离开福建两年后,再次归来,这个消息足够震撼。
菲律宾,马尼拉总督府。
“明人真是这样说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1/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