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0/1682


“云南虽大,但无外乎云南府、广西府、楚雄府、大理等寥寥数地,其余不过是丘陵沟壑,地方贫瘠,烟瘴之地,建县根本就不合适。”
“而土司三心二意,贪婪成性,不足为倚仗,如当年孙可望入昆明,土司们观望者甚多。”
“所以,只有军户,才能让云南安稳,尤其是在那些远离昆明地方。”
“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朱勐点点头,摸了摸下巴道:“不过军户制已经不堪用了,改制之事还得上禀朝廷。”
“定国,我将于九月初离开滇省,回到京城了,云南的事宜就交给你了,孙可望虽然离去,但莫要松懈。”
李定国张了张口,终究还是点头了。
这些年来他也成熟了不少,知晓朱勐是留不住的。
不同于他这个侯爵,朱勐作为两省统制,宣国公,影响力惊人,绝不会在一个地方多留太久。
况且,对于他们这样的勋贵来说,最适合的地方只能是京城,五军都督府里养老。
眺望着北方,李定国忽然又想起了高一功,他恐怕在甘肃总兵任上枯燥地数沙子吧!
世事无常,西军,闯军,都已烟消云散了,他竟然在为明廷做事。
依着朝廷的惯例,自己怕是也得调离云南,那该去哪个省呢?
而在北京城,对于各地勋贵们的调整,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如朱勐,尤世威这等坐镇一方的国公,必然要回京调职。
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去除他们的影响。
像是朱勐,作为云贵统制,两省的县府巡防营主官,大部分都是由他们上报请任,虽然迅速地安定了地方,但却建立起了无可比拟的影响力。
而像是明初,汤和平定福建后,八闽大部分的百户、千户出自其旧部。
像是徐达,其拿下元大都后,辽东及北平附近都是其旧部充任,为朱棣造反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军户制的存在,可以迅速的安定地方,但同样让明初的勋贵们势力强大,利弊参半,在继承人无法驾驭的情况下,只能斩草除根。
===第十一章汉蒙联姻===
酝酿着与蒙古联姻,持续了数个月。
包括内阁六部在内,都被皇帝说服,只能遵命。
其实对于那些眼光开阔的大臣们来说,与蒙古联姻虽然有玷污皇家血脉的嫌疑,但到底是皇三子封了吴王,储位稳固,多一个蒙古皇子也无妨。
反正牺牲的也是皇帝。
再者说,之前不久的首辅战队,储位的无声争斗,狠狠地耗费了他们的精力,对于联姻的事倒是不在意了。
只要不是送公主去和亲,丢皇明的面子,娶个蒙古人根本就不是问题。
不过,即使是内阁的几位人精,也料不到皇帝是在效彷满清的满蒙一体战略。
其有个科尔沁,为何我不能有个察哈尔?
在驱使蒙古人的选择中,察哈尔不仅地位最高,而且更加比邻北京,控制起来也是十分的容易。
等到生下几个带蒙古血统的儿子,分封到察哈尔部当大汗,亦或者扩散在绥远、河套,乃至于漠北蒙古诸部。
至于这个所谓的公主美丑,其实并不重要。
敢跟皇帝联姻的女子,肯定是精挑万选,岂有丑陋的?况且不是还有陪嫁的宫女吗?
人选定下后,朝廷立马册封其为察哈尔公主,赐予部众三千帐大汗直属部众,以作陪嫁,绫罗绸缎不计其数。
丰厚的彩礼,足以让任何一个部落骤富。
而布达里因为大舅哥,以及蒙古台吉的身份,被封为北海郡王,也因此在草原上被尊称为布达里大汗。
浩浩荡荡的车队,从察汉浩特一路直下宣大。
数千边军看护着这位皇帝的未来妃嫔,可谓是极为严密。
一路上看热闹的百姓络绎不绝,甚至许多是边军的家属,所以军队也不驱逐,任由他们观看。
琪琪格坐在硕大的马车中,足足有八匹马拉扯,宽大的车厢足以放下十余人,而如今只剩下她和两位侍女。
一位是她的贴身女仆,另一个则是来自于内廷的女官,负责教导她宫廷的礼仪和规矩,以免到时候出了差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0/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