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5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4/1682


这句话意味深长,张慎言瞬间默然。
阎崇信点点头,道:“还是跟着陛下的想法来吧,不过这种面对面交谈,比奏疏而言,更为方便许多。”
在皇权社会,权力的大小,是看与皇帝的关系浅近来区分的,而不是位置。
太监和锦衣卫是皇帝的家奴,所以具备滔天权势,内阁不能制之。
如今,锦衣卫与司礼监暂时存在感不强,所以能够跟皇帝天天见面,就足以让内阁权史稳步上升。
想通了这一层,张慎言这才恍然,笑道:“我是当局者迷啊!”、
(
===第五十三章布达里的渴望===
布达里大汗来京,一路上可谓是备受尊敬,华车美酒,佳肴美馔,数不胜数。
沿途的州县对于这百来骑兵,照顾的无微不至。
虽说在察汗浩特,有钱就能买到一切,但如此珍贵,且供奉于皇家的东西,他哪里见到过?
吃饭用的瓷碗玲珑剔透,象牙筷,珍馐美食,每一样都是人间顶尖,不到一定地位是享受不到的。
布达里心满意足了,同时心生贪婪。
如果占据了这汉地,这些东西都是他的。
只是,他抬眼一望,守卫在他附近的彪悍铁骑,就让他缩了缩脖子。
更遑论,即使在察哈尔部,他这个大汗,也更多的是借助于妹夫册封的北海郡王头衔。
真正的察哈尔汗,虽然只是有七八岁,但却是真正的继承人。
“哎!”叹了口气,布达里立马回归了现实,然后又兴奋起来:
“皇帝是我妹夫,这些东西不用打仗也能享受。”
实际上,腐化蒙古贵族,这是历史上满清们经常做的事,在国家之间,不能细算经济账。
历史上,满清虽然与科尔沁部联姻,但对于其他蒙古诸部却从不疏远,册封的台吉、贝子、贝勒、郡王、亲王,超过三百位。
而他们与明朝不一样,这些爵位每年的俸禄,赏赐,对于寺庙的香火,都会远远的送到蒙古草原,交到这群贵族们的手里。
粗略估计,对于蒙古的拉拢,每年超过百万两纹银,而蒙古贵族们只需要效忠即可。
这就是为什么满清三百年不修长城的原因,他把修长城的钱给了满清了,如果再修长城,那就是重复做功了。
而对蒙政策,朱谊汐却不准备完全效仿。
无他,大量的赏赐,就如同养廉金腐蚀官员一样,让蒙古贵族的胃口越来越大。
历史上到了晚清时期,与其说是清朝和贵族掌控蒙古,不如说是晋商掌控蒙古。
因为那群被撑大胃口的贵族们的,为了维持自己的高消费,不断变卖一切。
奴隶,草地,牛羊,甚至是收税权,都尽数发卖。
晋商们成为了漠南蒙古的大地主,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
论骑射,蒙古人确实厉害,甚至比满清还要出色,这是人家的看家本领。
但世道变了,火器开始称霸世界,凶猛的金帐汗国没了,俄罗斯人凭着这火器,开始征服西伯利亚。
满清却并未看到这一点,依旧以旧目光视之,实行弱化蒙古的政策,但穿越者明白,蒙古不足为虑,只有俄罗斯人才是将来的大敌。
因此,汉蒙一体,以蒙人为先锋的策略,就应运而生。
在大明皇帝的心中,早就形成了一套征服策略:
征服西伯利亚高原,中西亚,就需要蒙古这样的骑射好手;征服东南亚,就得调集云南、贵州的彝族,他们适合热带雨林。
等拿下了中南半岛,在组建土著军团,跨海征服群岛。
东南亚群岛可不是开玩笑的,光是一项疟疾,就足以让战斗力打个对折,在还没有开发完成的群岛上,再怎么折腾也没多少成功。
没有那群土著士兵,打下来,也守不住。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您忠臣的手下布达里前来觐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4/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