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7/1682


精心遴选了两千兵马后,朱静麾下的直属兵力,超过了六千人,这时候,他终于露出了獠牙。
按照满清的规定,蒙古王公、台吉征收属民赋税:有五牛以上及羊二十者,并取一羊。有羊四十者,准取二羊。有二牛者,取米六锅。有一牛者,取米三锅。虽有余畜,不得增取。
这样的赋税标准,比较于中原,差不多是十税一了,再加上兵役,徭役,这在经济基础薄弱的草原,算得上是重税。
一旦遇到灾年,破产者不可胜数,只能收到领主鼓动起兵,这就是草原牧民不得不南下的根本。
但往往有很多王公贵族们逾越标准,增加临时摊派,这些临时摊派,基本无定额,名目极其繁多,从而导致平民破产,成为奴隶。
某种程度来说,这增强了他们的实力。
对于察哈尔部,由于其邻近北京,条件比绥远好多了,朱静自然得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诺颜一分为三,百户、副千户、千户。
赋税标准,则直接减轻一半:
四十羊,收一羊。
一牛取一锅米,两牛取两锅。
如此一来,
这些封建领主们的赋税肯定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实力不得不被削减。
征税有了限制,对于兵役,自然也不能例外。
不过,朱静知道这种事情过而不及,限制的太狠了,反而达不成效果。
毕竟兵役等同于实力,这是人家的特权。
所以,在他的规划中,领主当然可以发动兵役,一年四季都可以。
但是,领主必须给每个出兵的家庭,奖励三头羊,作为上鞍金,相当于汉人开拔费。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把兵役的成本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拉拢大部分的牧民们站在自己这一边。
有了利益,这一项制度自然能够长久下去,毕竟领主们总不能强迫牧民当兵,到时候一场兵变可就不远了。
减税,兵役,实际上提高蒙古贵族们的造反成本,稳定察哈尔部。
===第六十章就打俄罗斯===
傻乎乎地效仿满清进行治蒙政策,姑且不论缺少联姻后的效果如何,但穿越者是绝对不会如此作为的。
因为万物是动态的,不同的施政本体,时间不同,效果却大相径庭。
所以不同的政策要因时而变。
例如除了联姻外,大明还缺少了蒙八旗,那就设置汗帐替代。
在赋税和军事上进行限制后,朱谊汐开始施恩:
将寺庙按照大小,赐与一定大小的草场,牧民,作为其香火。
这种量裁,自然由朱静来做决定。
政治上,除了汗帐外,对于察哈尔部的诺颜,将收纳其次子或者庶子,充实京营。
与绥远、河套的蒙古部落子弟们一起,再组建一只万人的骑兵。
在朱谊汐的心里,等牧民们适应制度,贵族们实力被削弱到一定地步,他甚至将会对司法权、统兵权进行集权。
如今,自然不到时候。
等到布达里慢悠悠地回到察哈尔部时,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他才发觉察哈尔诸部完全变样了。
“布达里汗,其余的百户、千户都分完了,就属您的三千帐牧民了……”
“不知您的千户想叫何名?”
朱静露出和蔼的笑容。
“就,就叫北海千户吧——”
布达里测其气势所慑,颇有些结巴:“正好用我的封号来命名。”
在察哈尔部下,一个个百户区、千户区得到了专属命名,不仅更方便于管理,而且也能够削减察哈尔部的人心。
等过上几年,新一代的人降生,只知道自己的部落,谁知道察哈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7/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