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1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4/1682


“启禀陛下,军需司的想法不足为奇。”
朱猛微微低头,不能直视皇帝:“听闻京师酒楼的伙计,每天都有五、六十文,将士们毕竟是卖命的活计,月饷确实少了些……”
“军需司想出什么计划?”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直视前方。
“禀陛下,军需司思量再三想出三个办法。”尤世威低声道:
“一者,普通兵卒从一块五加至两块,军官不变;另一则是设粮补,着每军士补三斗粮。”
“最后,则是设战饷,如出征打仗时,饷钱补贴一块。”
这三种办法有好有坏,第一种简单直接,但虽然只是加了五毫,军官不变,但保守估计军费每年得再涨两百万块。
粮补倒是省钱了,但对于粮食的消耗则会加剧,也增添麻烦。
战时补贴看上去不错,上战场的军队不多,且也能激励士气。
但有一就有二,补贴来了,开拔费等陋规也不远了。
如此看来,粮补是最实惠的。
思量再三,在众人的期望之中,皇帝到底是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待与户部,内阁商议再定吧,先上一份奏本。”
虽然心中有了计较,但朱谊汐并没有贸然而定。
这无关乎于权势,而在于对内阁、对制度的尊重。
中外一体,维护外廷的威严,等于是维护皇权,流程的合法正规是非常有必要。
当宰相大臣被人视若无物,谁还尊重皇帝?
“是!”几人略显失望地应下,心中觉得希望很大。
无怪乎他们这时候提出,实在是夏税已经抵达了一部分。
江苏、安徽、浙江、应天四地,在九月初就将夏税海运至天津,然后抵达北京城。
虽然赋税保密,但对于他们而言,朝廷的秘密瞒不住。
三省一府,共计收上银圆七百万块,其中商税(坐税和关卡税)超过三百万块。
按照多年来的正税预计,江南四地的占全国税赋的三成,即今年夏税约两千三百万块左右,加上按季收的盐、铁、酒、茶,超过三千块无疑。
绍武六年的夏秋两税超过五千万块,之所以少了一千,那是因为北方只有夏税。
显然,今年定然是富裕年。
户部紧急扩建了太仓,准备迎接富裕的银圆。
其实朱谊汐也觉得欢喜,实在是感觉不真实。
但他明白,这是分瓜军户卫所土地,以及天下承平后的果实,能持续多少年不一定。
尤其是商税,日本、朝鲜被迫打开国门允许明商发展,对于江南资本的促进是极大的。
但商业这玩意不稳定,今年暴富明年就不一定了。
朱谊汐当然知晓他们钱财爆炸后的心态,但却不会乍富后乱来。
逛了半天后,他也累了,准备打道回府,在玉泉山庄泡温泉去。
马车行走在官道上,朱谊汐的思绪却没有离开京营。
京营十六万人,目前还有一万多在辽东,余者各省总兵又各带走了三千人坐镇地方,京畿附近驻扎的兵力不超过十万人。
西山(包括玉泉山)、通州二地,分别驻扎了五万人左右,分列营寨。
虽然看起来不多,但还有顺天府的巡防营,负责京畿治安,规模超过了两万人。
另外还有蓟镇、宣大的边军,各自有两万,四周边墙都有边军,京营坐镇中枢,可以说京城稳如泰山。
满清在京畿的兵马从未超过十万,赫赫有名的丰台大营也不过两万来人。
“要不要再招募一些?凑够二十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4/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