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1682


赵舒无奈道:“崇祯年间,四川一年也不过百万石,今年夏税若能收百万石,已然是烧高香了。”
“四川的征税,也得改革。”
朱谊汐抬起头,气恼地说道:“三七分,一定要三七分,绝不能任由其乱来。”
明朝的税收,地方征收后,预先计算来年的支出,截留下预算部分,其余的才上缴国库。
其弹性很大,对于地方衙门很友好,但对中央财政就很难了,因为赋税额度不可控,很容易超支。
湖广地区已经改革,幕府与地方三七分成,勉强算是公平了。
当然,这对于湖广等比较富庶的地区适合,而云南、贵州等地本就贫瘠,不仅不够,还得朝廷补助。
“那就今秋施行!”赵舒轻声道:“夏收可不能耽误。”
“王应熊应该会识趣。”
朱谊汐略带深意地笑道。
“对了,张慎言答应了吗?”
“其已经应允,只是不知殿下打算怎么安置他。”
“安置?”豫王思量起来,瞧着赵舒神色自若,轻声道:“幕府中没有高职,索性就安置在王府吧。”
“豫王府左长史,随身咨询。”
“正当合适。”赵舒莫名地松了口气,露出一丝笑容,奉承道。
===第246章同舟共济===
三月的襄阳,清晨还带着露水,昨夜的春雷阵阵,雨打芭蕉,让张慎言罕见的没有睡好。
几十年的读书做官生涯,让他形成了极强的自制,准时准点的睡下、起床,几乎没几次失眠。
犹记得,上一次失眠,还是在北京传来先帝驾崩的消息。
戴常见的璞头,着简单的黑白长袍,踏普通的长靴,昂首挺胸,长须多番梳理,目光炯炯,神情自若。
张慎言维持着自己的姿态,方若是民间的隐士,又似退居地方的高官,体面中又带着对功名的淡然。
“为了大明,为了乡梓……”
他心中嘀咕着,面对路过的一个个幕府官吏,面容的矜持,艰难地维持着。
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男儿本色。
“张先生,殿下有请!”
这时,一个身着劲服的少年跑了过来,上下打量着他,态度不远不近。
“有劳!”
张慎言拱了攻手,跟随其后,缓步而行,一举一动中都满是礼节。
几乎是缩小版的南京皇宫,襄王府,不对,改名为豫王府的王宫殿阁,依旧是金碧辉煌,大气磅礴。
可惜,他见识多了,早就没有了新奇感。
他面不改色,微微弯着腰,目不转睛地行走着。
十三前头领路,对于这位老爷子,他倒是好奇的紧,毕竟是曾经的吏部尚书,行走与说话,都带有几分大气。
“您在此等候!”
距离凉亭不过十来步,能够清晰地看见豫王殿下的面容:俊逸,悠闲,从容。
他暗暗之中与南京的弘光皇帝进行对比,不出所料,这位豫王的面容,更像是一位君主。
肥胖的福王,的确不符合君主的形象。
“张慎言,你糊涂了!”
他心中顿时一惊,堂堂的大明天子,岂是豫王能相提并论的?更难可比。
“军政并举,官道就是第一要务,湖广各府,各州县之间,必须通顺……”
“国朝的驿站,也要按之前那般设立,驿站与官道相辅相成,两者都不能疏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