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9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1682


他想到了西安,也想到了那场大败局。
在一片石,被追杀数百里,心中都是对满清的阴影,而在西安,却又多了一个明军。
他不得不陷入了沉思,昔日二十万大军都打不过,如今这几万人怎么打?
武将们面露不忿之色,咬着牙,准备反驳几句,但到底是没了刘宗敏这匹夫的带头,无人敢插嘴。
牛金星见李自成不语,脑袋微微倾斜,目视一旁的宋献策,示意他出马。
对此,早就跟牛金星达成了共识,一个主政,一个主谋,宋献策无奈出队,朗声说道:
“皇上,往北是蒙古人,往东是关中,都是贫瘠之地,非王基所在。”
“哦?”李自成这才投目而望,问道:“总不可能往西边去吧?”
“西边可不能去,那里都是沙漠戈壁,只能吃土了。”
一向谨慎的田见秀,立马劝说道。
其他的诸将也纷纷出列劝说,对于宋献策怒目以视。
虽然甘州也沙土较多,但到底是陕西行都司所在,河西走廊,属于汉土的范围。
在往西,在他们的认知中,那里可是一片黄沙,蛮夷之地。
“非也!”宋献策待众人发泄出来,他才摇头,迈着步子,拱手笑道:
“就算是将军们不说,我也不会去西边。”
“就我这小身板,得死在半路上不可。”
说完,引起了一阵哄笑声。
他这才慢悠悠道:“据微臣所知,在甘州以南数百里,沿着湟水以西,有一处谷地,那里水草丰美,比关中强上数筹。”
“你说的,可是土默特部?”
这时,牛金星也配合得惊讶起来,旋即拱手对李自成道:“皇上,在唐时,湟水之畔有国名曰土谷浑,享国叁百余载……”
“如今,占据此地的,乃是外喀尔喀蒙古的固始汗,其甚至入主昔日的吐蕃故地,乌斯藏。”
“吐蕃?”听到这个名字,李自成眼前一亮:“可是那个比拟大唐,强娶唐朝公主的吐蕃?”
“没错!”见李自成来了兴致,宋献策忙不迭道:“乌斯藏地域广大,物资极多,百姓众多,而土默特更有数万帐蒙古人,可以因之成军。”
“打土默特?”
李自成陷入思考中。
牛金星迫不及待地补充道:“皇上,土默特牛羊众多,能够极大地改善咱们的粮草问题,而且,还能及时的补充战马,反攻关中缺其不可。”
最后一句反攻关中,让李自成双目发红,他咬着牙道:“罢了,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只要都能助大顺复国,又有何妨?”
言罢,在永昌叁年七月,即弘光二年,李自成亲率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
其中,以田见秀留守甘州,负责运送粮草,监督陕西行都司的安稳。
由于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及遥远的狭长距离,直到冬天,消息才传到关中地区,延迟了数月。
李自成带兵来到青海地区时,终于发觉宋献策所言不假。
偌大的青海,几乎九成都是荒原戈壁,但唯独河湟谷地,水草丰美,人杰地灵,乃是整个大西北少有的宜居之地。
当然,后世的青海省会西宁,也在此地,以不到全省叁十分之一的面积,居住着叁分之二的人口。
历经半个月的路程,大军在水粮断绝之前,终于抵达了河湟谷地。
“这也难怪蒙古人来此,就不想走了!”
战马践踏在草地,发出咯吱的声音,彷佛是踩到了水一般,满山遍野的草原,望不到边。
大量的溪流,河流,肆意纵横,水资源似乎都快要溢出来了。
李自成望着不远处白云般的布帐,感慨道:“此地真是王霸之基也。”
宋献策更是兴奋道:“皇上,若是迁移农夫来此,能活百万人,十万兵。”
李自成独目中泛起光芒,看着疲惫一扫而空的骑兵们,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的热血也开始沸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