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682


刚林迫不及待道:“吴应熊是其嫡长子,深受吴三桂喜爱,先让他得个额驸的头衔,成婚也就水到渠成了。”
多尔衮闻言,眼眸一亮。
在入山海关时,他就亲口许诺,将皇太极之女,和硕公主阿吉格(即建宁公主)许配给其子吴应熊,以示拉拢。
如今来看,
在大清危急存亡之际,将吴三桂彻底的绑上大清战车,
就很有必要了。
“好!”
多尔衮点头,
开口:“晋和硕公主为和硕建宁公主,
封吴应熊为三等子爵,即日订婚。”
“公主府和驸马府,也要尽快修建,莫要耽误了。”
话音刚落,一旁的弘文院大学士祁充格,则猛得抬起头,双目圆睁,说出了一番掀起惊涛骇浪的话:
“摄政王,关内不宜居,何不考虑关外?”
“关外?”
听到这句话,多尔衮呢喃起来,脸上露出了思虑之色。
“不可!”刚林忙摇头:“摄政王,出关容易,入关就难了,绍武不是崇祯,也没第二个吴三桂。”
早在入关之初,满清有鉴于大明庞大的人口,一直为自己准备后路,而辽东地区,就是他们的退路。
所以就开始柳条封禁,
禁止汉人出关,为自己保留东北这块风水宝地。
结果,白白便宜了沙俄。
此时,虽然入关已经三年,但关内关外依旧隔绝,以作退路。
多尔衮想着辽东,又想起了如今的局势,艰难的摇头,露出坚毅之色:“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能撤出关内。”
在见识到关内的花花世界后,多少人又愿意再回去呢?
再者说,八旗容易回去,但那些绿营可就难了,总不可能一起带回去养着吧!
亦或者留给明军,让他们收编。谷鵇
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易地撤退。
不过多尔衮还是心动了,他扭过头,开口道:“令人修缮盛京,就以修缮皇陵为借口吧!”
“另外,对于辽东宁海的明军,还没有清理干净吗?”
多尔衮忽然想起,在辽东还有一支蚂蚁扰乱人心。
“这伙明军狡猾的很,也修了棱堡,奉天府没有红衣火炮,很难拿下。”
“无论如何,在奉天府,绝不能出现纰漏,让何洛会掂量自己的命值几斤几两!”
多尔衮暴躁地说道。
在入关初期,以内大臣镇守辽东地区,之后改名昂邦章京,直到康熙四年,设立“镇守辽东等处将军”。
简称盛京将军。
而此时,内大臣何洛会,正气急败坏地怒吼着:“几千明军,竟然一月都无法攻下,你们脑袋里装的都是屎吗?”
在列的满、汉八旗,一个个胆颤心惊,不敢反驳。
似乎是骂够了,何洛会下达最后的命令:“再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要是还拿不下,就通通革职拿问。”
在整个奉天府,如今的内大臣何洛会,就如同太上皇一般,大权独揽,没有任何人敢跟他作对。
同样,他对于辽东也是负有最高责任,一旦出事必定追责。
一时间,辽东地区风起云涌,留守的汉八旗、满八旗,再次集结,向着宁海而来。
而在宁海,即明时的金州卫,李应仁眺望着远处。
只见在金州卫下,满山遍野的积雪,早已经融化,形成了一道道细细的涓流,汇聚在小河中形成水浪。
“冬天过去了。”
李应仁的目光又回到城下,直接那里驻扎着几千清军,但他们只是结寨自保,绝不敢轻易出动,监视着他们。
没有了严寒的保护,李应仁估计这里守不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6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