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347


出风头出得不好,可是会带来祸端的!
这位御史因为君前失仪,官职被降了三级,发到地方任职,从此之后十几年都没有机会踏入京城一步……
当然这是后话。
而朱允熥之所以这么较真,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自己不是长于妇人之手,不是被困于深宫大内,
小小的宫门,拦不住自己!
谁要是干涉皇帝出宫体察民情,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皇帝,岂能受制于人!
借着今日的这件事,刚好也为以后立一下规矩,自己再出宫的时候,就没有人在自己耳边喋喋不休了。
王忠缩了缩脖子,咽了一口吐沫,遵照吩咐继续说道:“而卖布的掌柜明明知道是私钱假币,却依然当做真钱收下,除此之外,所遇到的种状况,也大致相同……”
他就把当日出宫,以及如何买布,如何付给茶钱的大致情形数说了一遍。
张辅接过来说道:“之后末将奉陛下之命,携带私铸的价钱,在京城各处交易上百次,就是为了看看私铸假钱在民间流通的如何,
在这上百次交易当中,只有两次被拒绝,四次因为交易数目比较大,所以私铸的假钱按照八成折算,
剩下的时候,则全被他们收入囊中,根本就没有在意钱币的真伪……”
“根据末将观察,即便是全部按照折价八成来算,私钱仍然至少有三四成的收益,可见民间私铸假钱利益之高……”
户部郎中暴昭听罢,感慨说道:“之前微臣也知道民间私铸的钱流通甚广,没想到竟然如此……”
顿了顿又道:“之前陛下命我熟悉户部的事,按照微臣估算,现在百姓所使用的钱币当中,应该至少有两成是私铸的钱……”
暴昭所说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也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大明铜钱真实的情形!
因为朱元璋发行大明宝钞,之前又禁止金银交易,在原本的历史中,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禁钱”,就连铜钱也不让用了!
而这样的政令和措施,对于百姓来说根本难以执行,也不符合当时的情形。
就在这个时候,私铸假钱就乘机应运而生!
虽然私铸假钱薄一点,含铜量也少一些,但是它还是钱呀,还是能够当成货币流通的,那它就有人要!
例如农户家里卖了粮食,可是对方没有那么多官府铸造的好钱给他,他也不需要用别的东西抵账,
这个时候店家给他假钱,而这假钱可以自由的支付,你说他要不要?
当少部分人使用假钱的时候,那么假钱就没有市场,不被人所接受,结果只能渐渐退出。
可要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使用假币的时候,那么假的也成真的了!
兵部尚书茹瑺眉头紧皱,不由得说道:“既然私铸假钱如此泛滥,那确实需要加以整治……大明之前也铸造过铜钱,为何还如此缺乏,导致不够使用?”
暴昭回答说道:“铜钱的使用乃是为了配合宝钞,毕竟宝钞面值太大,需要铜钱加以辅助,所以铜钱的数量本来就不算宽裕……”
哪里是不宽裕,根本就是不够!
不过暴昭碍于朱允熥的脸面,没有直说罢了。
“宋元以来,铜钱大量外流,成为周边国家重要的货币,西洋各国在向大明朝贡的时候,把大明的铜钱视为珍宝,
所以带走了大量铜钱,作为他们本国货币使用,这更加使得铜钱日渐短缺……
在这次西洋各国前来大明朝贺的时候,他们也请求将大明的洪武通宝赐于他们,让他们带回国内使用……”
明代铸钱的规模,本来就远远小于前面几代国家,再加上朝贡体制的盛行,导致明代的铜钱大量流出本市,成为别国的外币。
在与明朝的同一时间内,西方各国的开采技术比不上明朝的开采技术,而对于铜钱的需求,
不仅仅是作为铜这种材料的需求大,更是因为各国铸币技术也非常不成熟,铸造的货币几乎都是不能使用的,所以大明的铜钱得以通行在西洋各国!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大明只要有足够且良善的金融体系,就能够控制西洋各国的命脉!
但是很可惜,自己本国都不够用!
“百姓之业,钱货为本,私铸之所以泛滥,是因为在市铜价,八十一文的铜一斤,私铸薄钱,一斤铜可以铸造上百枚,
如果再往里面加入大量的铅、锡,甚至铸造一百五十枚也可以……”
“甚至有卑劣之人,把大明的铜钱收回去回炉重铸,一枚铜钱的分量可以铸造两枚……在如此利益的诱惑之下,一些不法之徒才会铤而走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