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1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347


身旁的部将禀报说这就是澎湖本岛了,远远望去看到岸边站了许多百姓,隐约还能听到敲锣打鼓的声响。
部将禀报道:“将军,这是岛上的百姓在迎接将军。”
张辅知道这肯定是有人提前告诉了百姓,让他们前来迎接,这才有这番场景。
到了停靠的岸边之后,张辅便下令士卒下船,当地有名望的老者上前迎接,带着众位百姓跪拜行礼。
“草民李顺祥与岛上百姓公迎天使”
张辅赶紧上前两步将那位老者扶住道:“老人家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李顺祥看起来有六七十岁了,虚发皆白,身子也微微发驼,不过精神抖擞,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
紧紧的拉着张辅的手,“大明来澎湖设立兵马,以后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多谢将军,多谢将军啊”
“多谢将军”后面的百姓也跪地高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采,还有一些擦着喜悦又委屈的眼泪
看得出来,他们对于大明兵马的到来都非常欢迎!
他们身上穿着麻布衣裳,布料也十分粗糙,显然穿了很长时间,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是又黑又瘦,满脸菜色,显然日子过得并不好。
张辅看在眼里,赶紧让百姓起身,示意周围的士卒把他们拉起来,又寒暄了一番,百姓这才退下散去。
营帐里面,张辅把那位老叟和另外两位年长的请到帐内,士卒把茶端上。
张辅客气的道:“三位请用茶,营地还没有建造起来,所以诸事简陋,还请切勿见怪。”
三位老者捧着茶杯,喝了一口茶,脸上都露出了向往的神采。
李顺祥有些激动的说道:“多少年了,没想到还能喝到大明的茶”
过了一会儿,等三人平复了心情,便主动向张辅介绍岛上的情况,
从他们口中张辅得知澎湖本岛,又名大山屿,为列岛中最大的岛屿。岛上的制高点是几座山,分别为拱北山,太武山,纱帽山和奎壁山,海岸曲折,近海多礁石,沿岸多陡崖。
当初撤销澎湖巡检司的时候,一部分百姓随之移到内陆,可仍然有些人留了下来,如今岛上百姓有两三千人。
说着说着老人家就流下了眼泪,“将军你有所不知啊,有一伙倭寇联合小琉球的部族经常来劫掠我们,他们烧杀掠夺,简直无恶不作
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有多少妇人受了他们的残害,不得已,我们只能结寨自保,
可即便是这样,还免不了被他们攻破,因此只能卑躬屈膝,向他们交纳粮食财物,以求安身”
“将军,您来了,可要为我们做主,使我们免于贼寇的毒害啊”
他这么一说,另外两位老人也哭了起来,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请张辅保护他们免受倭寇之苦。
“三位老人家请起,末将担不起这样的大礼”
把他们扶起来之后,张辅义正言辞的说道:“你们请放心,澎湖列岛乃是大明的国土,你们是大明的子民,朝廷和陛下绝对不容许任何人残害大明百姓!
大明的兵马既然到了,那就没有让百姓再受苦害的道理!你们将这个消息告诉澎湖百姓,请他们安心!”
“多谢将军,多谢陛下”
又说了一番话,安慰了一番,三位老人这才告辞离开。
张辅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对一旁熟悉情况的部将问道,“刘政,你是福建人,又熟悉澎湖情况,他们所说的属实吗?”
刘政拱手回答道:“回禀将军,大明虽然称呼小琉球为国,可是小琉球还是一堆小部族,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分布稀疏,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政权,既没有国王,也没有统一的政令,
一些倭寇和海贼就把小琉球作为他们的栖息地,同时也有一些部落的青壮年加入到他们中间打家劫舍,
他们掠夺的对象有南洋小国,大琉球国,还有福建、两广的沿海地区,不过在大明他们不敢深入,
但是对于澎湖这里的百姓来说,几乎就等于是倭寇海盗的补给之所,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来掠夺一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刘政所说的乃是事实,此时的湾湾还没有统一的政权,称之为国却只是很多的部落生活在同一座岛屿而已。
而且这些部落为了争夺土地、争夺山林,甚至有时候为了争几个物就会大打出手,彼此仇杀。
直到明朝中后期,才逐渐有闽浙商民过去,但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定居和留住。
自嘉靖中后期,湾湾基本上是倭寇和海盗的避难所,不但倭寇把这里作为袭扰沿海的中转站,不少叫得上名字的大海盗,也把这里视为避免围剿的巢穴。
比如林道乾、林凤这俩人,都曾在沿海明朝水师击败后,带领残部潜往东番,图谋东山再起。
这个时候已经有闽浙地区的商民渔户等,开始在湾湾西部的部分地区留居,但实际上人口数量仍然非常稀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