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1347


万岁”一词最早出现于《韩非子》:“巫觋(wū
xí)之祝人曰:“使君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些巫师们给人们祈福的时候最喜欢说“祝你千秋万岁”。
对于祝福之声,但大家谁都再清楚不过,谁也无法活到万岁,这就是人们鄙视巫师的原因。
通过这个记载可以知道,“万岁”本是祝福用词,所有人无论身份和地位都可使用。
在项羽和刘邦楚汉争霸的时候,项羽把活捉的刘邦父亲、妻子吕后送还的时候《史记》载,汉军皆呼“万岁”。
在这里,同样是表达了一种庆贺、祝福之情。
在历史上,宋康王和秦王嬴政,是率先被称呼“万岁”的。
《史记》记载到,群臣向秦始皇祝酒,高呼“万岁”(殿上寿呼万岁)。
虽然秦始皇被称为“万岁”,但是秦朝经历二世而亡,所以“万岁”这个称呼并没有被传承下来,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才重新被采用。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嵩山祭天,走到山下听到空中传来三声“万岁”呼喊,但所有人都表示不是自己喊的。
于是大家认为,这是中岳天神在欢呼汉武帝的到来,是天降祥瑞。
因此“山呼万岁”就成为固定词组。
此后,汉朝的皇帝均被称为“万岁”。
那么历史上记载,平民百姓以及将领和大臣们东汉朝是不可以被称呼“万岁”的。
《后汉书》载,东汉将军窦宪大胜匈奴而回,驻守武威。
汉和帝诏窦宪来长安,尚书以下的官员商量,一会儿拜见窦宪要高呼“万岁”。
这时尚书令韩棱严肃地说:“上不谄媚,下不亵黩,按礼制没有臣子称‘万岁'的道理”(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
所以到了东汉的时候,“万岁”可以用于皇帝,但不能用于称呼大臣,哪怕立有再大功劳,“万岁”也只属于皇帝专用。
而且在册封太子、春节朝贺等重大场合下,大臣都要口称皇帝“万岁”。
由此可见,百姓口中的这一声“万岁”,给这些人带来何等大的冲击!
那可是皇帝的专称!
这些百姓竟然称呼朱允熥为“万岁!”
瞿能和徐辉祖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吸了一口凉气!
由此可见,朱允熥已经赢得了民心!
瞿能叹了一声,摇了摇头,羞愧的说道:“殿下才来几天,就让百姓如此信服拥戴,而我在四川多年,却致使这些盗贼肆意妄为,残害百姓,这是我的耻辱啊……”
徐辉祖也暗自心惊,皇子皇孙,当真是天生龙种!
百姓的反应,朱允熥尽收眼底。
此时自己不能够给人攻击自己僭越的话柄。
自己可没有飘飘然,没有那么蠢笨!
况且嘴上喊几句又能怎么样,又不是真做皇帝了。
于是摆摆手,止住百姓的呼喊,说道:“我只不过是依照大明律法,惩治凶徒,不敢僭越!我等当尊皇帝陛下万岁,切不可如此……”
不等百姓有何反应,又立刻展开册子,念道:“贼人扒皮鬼王通,杀害人命四人,奸**女七人,
掠夺抢劫过往商旅百姓的财物无数,诸位父老乡亲,你们说此人当不当杀?!”
此时百姓的气氛已经被点燃了起来!
原本还怕有人报复,可是现在早已经群情激奋了!
于是百姓轰轰然嚷的喊道:“当杀!当杀!”
“……杀了他!杀了他!……”
“杀!”
随着朱允熥一声令下,刀斧手手起刀落,一个脑袋就滴溜溜的滚落到了台下……
当天朱允熥就在在百姓的见证之下,尽数斩杀,血水就流到了远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