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1347


见威慑的够了,官员这才说道:“诸位百姓,陛下马上就到了寿辰,可是陛下不想铺张浪费,也不想耗费钱财,
所以东宫皇太孙特地拿出自己的内库,并且让户部统计大明天下所有六十岁以上老人,给每位寿星翁发放粮食一石!”
“一来是为了体恤百姓,关爱长者,二来也是为了是天下的寿星与皇帝陛下普天同庆!以此表达皇太孙的孝心……”
“凡六十岁以上老人家,念到名字的都可以前来领取!”
在恩威并济之下,百姓们这才明白,太孙殿下确实是一位仁孝的皇孙。
而对这样一位皇太孙,百姓们也越发从心感戴。
对于流言没有传播到的地方,自然不用人头威慑了。
百姓们欢欢喜喜带着家里面的老人领取粮食,即便是有身体不适,不能到场的,官员也会派人把粮食送到家中。
所以圣旨所到之处,人们都知道了两件事,第一就是大明有了太孙,第二就是皇太孙殿下真是仁孝啊,居然给老人发放粮食,这可是善举呀!
所以百姓纷纷称赞说道:“皇太孙当真仁孝啊!有太子爷的风采……”
“皇太孙能够顾到我们老人家,实在是咱们的福气呀,大明有位好太孙!”
“我爹今年六十三了,真的就领到了一石粮食……”
“皇太孙对陛下的孝道,还有对咱们百姓的关爱,真是……真是……好太孙啊!”
“皇太孙这样的善举真好啊,咱们也和皇帝陛下同庆!”
“同庆同庆!有皇太孙在,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差不了!”
凡是圣旨所到之处,户部就准备好了粮食发放,因此朱允熥很快就收割了一波民心。
对于百姓来说,其实他们很简单,谁让他们活下去,谁让他们有粮食吃有衣服穿,那么就是好皇帝!
谁对百姓好,他们就会支持谁!
更何况朱允熥还是太孙,所以百姓都满含期望。
一位体贴百姓的皇帝,正是他们所期待的。
===第249章
纸条===
谨身殿里,朱元璋坐在椅子上双眼微闭,似乎正在假寐。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跪在地上禀报说道:“启禀陛下,锦衣卫带着吕氏一族的头颅还有那些犯官的脑袋,
分别前往京城周边,已经澄清了流言,同去的还有户部的官吏,他们就地发放粮食,百姓都很高兴,
也都夸赞皇太孙殿下的仁德,流言蜚语已经被平息了,请陛下放心。”
蒋瓛抬头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陛下,微臣察觉到翰林院编撰东宫侍读黄子澄……似乎有些隐情,就擅自做主将他拘捕审讯,请陛下责罚!”
蒋瓛明白,在天花的这件事上自己已经犯下大错,必然会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幸运的是流言发现的及时,没有闹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否则自己全家老小都要跟着陪葬!
因为朱元璋虽然狠辣,可是他对于自己的心腹一般不会赶尽杀绝。
如果心腹犯下错误,只要是无意之失,或者没有造成太坏了结果,朱元璋只杀当事的一人,并不会祸及妻儿老小。
可是蒋瓛还不想死!
一个身居高位,能够享受特权,享受锦衣玉食的人,哪怕就是有一线生机,他也会牢牢抓住!
这个时候必须将功赎罪,必须立下功劳,才能够保命!
朱元璋不允许锦衣卫插手宫中的事务,只让锦衣卫负责一些重要皇族成员的安全,以便做到暗中保护。
可是作为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还是能够收到一些消息的。
在他得到黄子澄与吴王发生争执消息的时候,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是凭着锦衣卫敏锐的直觉,他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不小的故事!
现在自己需要保命,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所以蒋瓛没有朱元璋的命令,还是把黄子澄下了锦衣卫的大牢!
朱元璋的眼睛眯了起来,眼神之中杀气蔓延,“没有咱的命令,你也敢拘捕审讯官员,谁给你的胆子!”
蒋瓛心头一颤,赶紧趴在地上说道:“启禀陛下,属下有罪!是属下擅作主张……求陛下恕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