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1347


傅友文也说道:“微臣赞同,土地乃是百姓之根本,家业之保障,如果连活都活不下去,肯定会铤而走险的。”
朱允熥点点头,询问说道:“那你们觉得该如何保护土地不被兼并?”
郁新说道:“历代都有政令限制土地的兼并,为此先贤们也做过许多改革,再结合官府现在已经实行的,例如在天灾人祸之时,有官府赈济灾民,青黄不接之时就有官府向百姓借贷,等百姓收获粮食之后再行偿还。”
“此外就算真的要变卖,百姓的土地也必须先卖给官府,成为朝廷的土地,然后再租给百姓耕种……”
“这些在很多地方都有实行,只要天下的官吏都能够忠心,土地兼并的问题必然能够解决!”
郁新所说的乃是事实,因为这些都是朝廷能够做到,也是正在做的,只不过各地做的成效不同罢了。
朱允熥感慨的说道:“这需要一班一心向着大明和天下百姓的忠勇之士才行啊,事关百姓民生,本来就非常繁琐复杂,
甚至有时候还会出力还不得百姓的叫好,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一心为公的品质是不行的……看来吏部的选官需要慎重啊。”
齐泰开口说道:“殿下,属下觉得还需要引进一些高产的作物,想方设法提高粮食的亩产,同时尽可能的来丰富百姓所种植的粮食,例如米粮豆麦,芋头等物……”
朱允熥心头瞬间一亮!
后世那些普遍高产的作物立刻涌入了脑海:土豆、玉米、番薯……
而且土豆和番薯哪怕是在低温的情况下,只要不是特别寒冷也没有问题!
而玉米和小麦则比较耐寒!
朱允熥瞬间又想到了明朝的小冰河时期!
综合当时南北方志的记载,明朝气候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
一千六百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达到灾变的高峰。
而到了后世的清朝初年,不仅中国北方受到影响,就连江南也因为气温的异常,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
===第269章
不可说===
前三次“小冰河期”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
但是明朝末年最后一次小冰河时期人口只锐减了一半,这对于前三次来说已经算是少的了!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
朱允熥的目光立刻变得炙热起来,虽说小冰河时期距离现在差不多还有两百年,可是越早下手越好啊!
好的百姓粮食充足了,不正好可以发展手工业和和其他的事嘛!
在明朝嘉靖时期传入中国的那些高产作物,看来必须要加快进程了!
所以朱允熥吩咐说道:“齐泰,你去告诉鸿胪寺,就说孤王吃厌了宫中的东西,让各个藩属国送来一些别的食物,种类越繁多越好,说不定本王就喜欢什么。”
《明史.职官志三》记载:“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赞百官行礼。”
也就是说鸿胪寺卿主要掌管的就是藩邦的事物,相当于朝廷的外交部门。
“是!属下遵命!”
齐泰明白殿下这是想要引进一些高产作物,又不能对藩属国明言,所以就以此为借口。
铁铉也说道:“殿下,除此之外属下觉得还需要多多咨询太医,看看能不能研制出来一些价格便宜的药物,来避免成孕……”
“噗……”
“呵呵呵呵……”
铁铉话还没有说完,见几人就笑了起来,顿时让他面红耳赤。
铁铉硬着脖子说道:“你们笑什么!有些百姓家里已经几个孩子不想再要了,可要是有了身孕只能选择堕胎,这对于女子的身体伤害比较大,若是能够借助一些药物有何不可!”
傅友文调笑说道:“那还不如请铁大人推行羊肠和鱼漂……”
齐泰也笑着说道:“还有猪肠也行……”
铁铉瞪了他们一眼,也知道自己所说的难登大雅之堂,不过还是觉得面上过不去,所以气呼呼的坐在那里不在说话。
“看来诸位都是博学多才之人啊……”
朱允熥笑着说道:“不过铁铉说的也不无道理,在这方面确实需要多加注意,我等在这里商议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没有什么不能说的……”
看几人还是忍不住笑容,朱允熥只好接着说道:“在传统避免身孕的措施中有红花麝香,还有水银,甚至有些人还会使用动物的粪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