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1347


孔克坚迟疑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殿下的话,而是对在座的人说道:“诸位先生,我们都明白,殿下也清楚,凡入国子监的学生都称作监生。”
“不过监生还分为六类,就是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夷生与俊秀生。”
朱允熥心里顿时觉得有些尴尬,不都是监生吗?怎么还分为六类?
韩克忠不敢看朱允熥,继续对众人说道:“第一类是举监,举人参加会试不中,又不愿意去当县令或者教谕一职的,基本上是想参加下一轮科举,因此有些会进入国子监读书。”
想想也是,因为一旦进入了国子监,不但可以在这里读书,还有朝廷供给的待遇,且有机会到朝廷去实习。
所以这对举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贡监,明朝每年有恩典,将各地优秀学生派到国子监读书,也会选一批年富力强的生员。”
其实严格划分的话,朝廷派给各地的指标称为岁贡,而选上来的则称为选贡。
这是因为地方每年送上来的学生,极大多数是按资排辈上的,这些人普遍年龄较大,学问上也不见得有多扎实,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的家境肯定是不错的,要不然那一点名额,怎么会能轮得到贫寒学子呢!
朝廷为了选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也会特意录取一些。
韩克忠继续说道:“此外还有荫监,官员到一定品级以后,朝廷给予此官员子孙若干进国子监读书的名额。”
“另外,而且陛下也会格外开恩,对于那些忠勇之士,守土死节者,降下恩典,准许他们荫庇子孙入学。”
“还有那些夷生,他们是土官子弟或三邦诸国的学生,若是将他们开革了,恐怕影响不好,还行殿下三思……。
“至于俊秀生,则是民间有俊秀通文者,经过名士举荐,也可以进入国子监读书……
哦对了,例监是富户壕绅交纳钱财,而获得国子监入学资格,他们若是不好好读书,实在不像话……”
为了让殿下明白其中的不同,韩克忠解释了这么多,最后说道:“殿下,以微臣看来,夷生是土官、番邦子弟,荫监是功臣之后,这些都不宜开革……”
朱允熥心里尴尬,脸上却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诸位先生要知道,国子监是培养朝廷栋梁的地方。”
“纵然陛下有恩典,可绝不是为了放纵纨绔子弟,而且有教无类,怎可区别对待?若是他们因为自己的家世而受到庇护,那对于其他监生有何公平?”
“所以无论何人,一旦触犯监规,一律惩治,绝不姑息!”
“是,臣等遵命!”
朱允熥满意的点点头,手指轻轻的敲着椅子,说道:“你刚才说例监,本王倒是想起了一件事,这些生员以粟纳捐,才得以进入国子监,”
“不过大明律法中规定,只要是监生,就免其家属丁役,一些人家为了免除丁役而纳捐入学,可有此事?!”
===第381章
从比试开始===
富人纳捐就可以获得入学名额,这也是例监也叫纳监的由来。
类似于后世的择校生或借读费,也类似一些国家,只要你“捐赠”的够多,那么名校就任君选择!
而富户壕绅,既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读书,又可以逃避丁役,
简直一举两得!
不但能为家里省下服丁役的钱,如果运作好了,还有门路做官,所以他们对于出钱购买进入国子监的名额,非常热衷!
朱允熥有意无意的道:“这些例监学生,需要缴纳的钱财多吗?”
韩克忠会意,
立即停下手中的笔说道:“殿下,以下官看来他们所纳捐的不多,可一旦他们进入国子监,
非但不用缴纳任何钱财,朝廷还会供给他们衣物钱财……”
“不但供给监生廪膳,还按季节发给衣服、被褥、冠履;每逢节令,监生还有赏赐;监生省亲回籍时,还赐衣、赐金作为川资……”
“诸位,若是让朝廷频繁贴补,必然会造成朝廷重担,所以微臣觉得,应当提高入监的纳捐数目!”
那位老学究高先生迟疑说道:“这样一来的话,会不会让别人以为国子监有敛财之嫌?而且他们也有心求学……”
韩克忠急忙说道:“我以为大可不必担心,能够进入国子监读书的,要么是功臣之后,陛下所以恩赐,或是朝廷选取,
而他们入学只不过是纳捐而已,可即便再多的纳捐,又怎能与功臣的功劳,陛下恩赐相提并论?”
“而且国子监的名额若是让他们轻松获得,
那么国之间在他们眼中反倒成了俗物,而不善加珍惜,就连对诸位先生,也不会有太多的敬意……”
众人点点头,也没有再反驳。
谁敢说那些富户捐的钱,就比得过皇帝的恩典?就赶得上朝廷的选取?
那不是砸自己的招牌,如墨朝廷和皇帝的脸面吗!
而且那些富户壕绅,多出一些钱财罢了,对于他们来说也没什么打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