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8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2/1347


而在士族和皇权的权利相争!
在每一个朝代,都会有士大夫阶层和皇权的争夺,只是这种争夺往往比较温和,既没有流血牺牲,也没有惊天动地。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中间的交易层出不穷。
就拿明朝末年的复社的创始人,出身江苏太仓的张溥张乾度来说,
他乃是当时影响极大的复社创始人,在他尚未考过科举的时候,就已经干出了无数大事,从组织暴乱到冲击衙门,还有纵火烧城之类。
还参与苏州抗税暴动,撰写《五人墓碑记》,痛斥阉党,名动天下,崇祯元年,“组织群众”驱逐阉党骨干顾秉谦。
连阉党都敢对付,可想而知他的勇气和背后的实力!
复社的声势也从此震动朝野,号称是“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
其影响力遍及南北各省,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拥趸追随者不计其数。
张溥在朝廷政权上极度狂热,而且还很有野心和手腕。
在成名之后,他不肯按部就班地出仕熬资历升官,反而一心求大,企图一步登天,借广收门徒以控制文人、把持科场,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的。
而且一度真的让他给成功了!
可能许多人觉得非常荒谬,觉得他不就是一个没有功名,没有官职,更没有权利的的读书人嘛,
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可事实上,他确实能左右朝局,影响朝廷!
说一句“白衣宰相”也不为过!
因为当时的当朝首辅周延儒,都被他捏住了把柄,不得不惟命是从。
有一次,张溥甚至直接给了周延儒一个册子,上面写满了人名,有的要大用,有的要罢官,而周延儒居然也尽数照办,丝毫不敢违抗。
想想看,一个区区读书人,居然能有这么大的能量,难道是凭着他一个人吗?
要知道那几年,许多复社成员相继登第,声动朝野。
而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学校中生员,都自称是张溥门下,“从之者几万余人”。
所以,张溥并不是凭着自己的力量,而是代表了士大夫阶层,几乎整个阶层都在和皇权,和朝廷做斗争,所以影响力才会那样大。
当时的崇祯皇帝难道就不知道吗?
可他就算知道也没有办法,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阶层,这不是你一声命令就能解决的。
不过朱允熥并不害怕,士大夫阶层与皇权的斗争从来都会有,
既然迟早都会有,何不趁着他们还没有壮大的时候,趁着朱元璋还活着,能为自己保驾护航的时候,狠狠宰上一刀呢!
所以外面议论的声音,许多人就是拿裹足这件事做借口,来让皇室妥协而已。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你跟咱说句实话,你是真不喜欢裹足的女子,还是有什么想法,要拍咱的马屁?”
朱允熥苦笑说道:“皇爷爷,为了拍您的马屁就牺牲孙儿的幸福,这代价也太大了吧?
不过皇爷爷,虽然孙儿对于选妃的事听您的安排,可是有一条,您可千万不能给我选个缠足的女子,否则孙儿宁可悔婚,也绝不答应!”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放屁!咱还能给你选个缠足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嘿嘿嘿,孙儿这不是怕您和他们妥协嘛……”
“咱妥协?亏你说得出来!你这是成心气咱的吧!”
“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朱元璋笑骂一阵,又接着说道:“以后你也可以调动锦衣卫,吩咐锦衣卫办事,既然要监国,就别想偷懒!”
朱允熥微微有些吃惊,现在朝廷的事都扔到东宫了,朱元璋清闲无比,不过只要有锦衣卫在手,他就能够知道大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
如果把锦衣卫的权力再移交,那他可真是放权放的彻底了!
所以他推脱说道:“皇爷爷,锦衣卫还是您留着吧,孙儿用不习惯。”
朱元璋哪里听不出来他的意思,道:“放心,锦衣卫还会向咱禀报,只是从今以后你也有权利调动,尽管吩咐他们办事就行了。”
“如此……多谢皇爷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2/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