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1347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让他们得到了机会!
这样的例子很多,就拿历史上的朱允炆,建文帝来说,就发生过与士族妥协的事例。
他在位期间主持了一次科举,这次科举发生在建文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千四百年。
在这次科举,产生了著名的“吉水中全榜”典故!
因为吉水县学子胡广中了状元,吉水县学子王艮中了榜眼,还有桃探花李贯。
李贯虽然是吉安县人,但是处在广义上的吉水流域,所以就有“吉水中全榜”的说法。
就就连朱棣本人,在历史上篡位成功之后,因为根基薄弱,反对的人太多,也不得不与士族妥协。
朱棣举行的第一次科举,出现了江西的学子霸榜的盛况。
若是细数了一下名单,就会发现这一届科举,有一百一十三名江西学子,金榜题名高中进士。
而且吉水流域学子,都包揽了状元、榜眼、探花!
还不光如此,江西士子更是包揽了殿试的前七名!
而这只是江西科举全盛期的开始。
在明朝的时候,江西的学子在科举考场上,总是习惯性霸榜。
明朝的时候,吉安府出来的状元,就有十二个!
再加上榜眼、探花,和数以千计的进士。
这使得明朝的翰林院,大部分是吉安府人。于是乎,就有了“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说法。
不可否认江西却是确实文风鼎盛,庐陵文化也确实不可小觑,也确实人才辈出,
可皇帝为了天下的稳定,有时候不单单是看成绩的,他必须采取“平衡”。
可为什么会出现连续霸榜的事?
无非就是皇帝让步,妥协而已!
姚广孝说道:“殿下,老衲觉得此时燕王府应该静默,不应该掺和此事,他们试探的是监国太孙……”
“监国太孙”这四个字,听在耳中,让朱棣觉得心中很不舒服……
监国,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
皇帝的权利操之于手,自己有什么争得过呀……
虽然并不认同士族所做的,可朱棣也知道自己不能引火烧身,因此便默默的没有说话。
自己和储君比起来,还是太弱了。
储君有皇帝撑腰,有整个天下的力量作为支撑,而自己有什么?
就是一个处处受制的藩王罢了!
一旦惹上麻烦,宫里那位恐怕是不会管自己的……
或许,他巴不得自己引火烧身吧?
===第449章
小朝会===
这件事不仅在皇室中在关注。
在民间,也引起了议论。
“知道了,咱们的皇太子殿下不喜欢裹脚的女子,这次东宫选妃,但凡是裹脚的都没有列入备选名录……”
“这事我也听说了,还特地下了命令,给户部和各地选秀的宫女太监,凡是裹脚的一个也不选!”
“这件事都传开了,尤其是那些读书人,士族,都对这件事非常不满,他们觉得裹足的女子才贤良淑德,才能够与君王相配,为天下表率……”
“可不是嘛,很多人对这件事都有非议,你想想啊,他们家的女儿选不上,可不得生气吗……”
“皇后就没有裹脚,不是照样母仪天下吗,他们就是吃饱了撑的!就是没事干!”
“皇太孙可是非常贤德的,就连皇帝都夸赞他诚孝贤孙,又有皇后的榜样在前,选一个不裹脚的太孙妃怎么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