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孙第9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2/1347


朱允熥脸上带着笑容,把剥开的橘子放进口中,慢慢的咀嚼着,
橘子里面流出的汁水非常甘甜,带着一股清香气味儿,实属美味。
“三叔说的是,都城在应天确实会面临这些问题……”
对于朱剛所说的迁都理由,都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大明都城问题上所遇到的实际光景。
这些问题在都是需要考量的。
朱樉说道:“陛下,对于父皇当年考虑到几个地方,陛下觉得哪里合适?”
之前朱元璋曾经选择了几个地方作为迁都的考虑,其中有中都凤阳,中原腹地的洛阳,以及北宋的汴梁城,也就是现在的开封,
还有关中古都西安,以及当年的元大都北平,这些都是作为备选之地。
燕王朱棣此时行礼说道:“陛下,如果真的要迁都,臣觉得北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陛下,可以考虑把都城迁到北平去!”
===第492章
小朝会的争执===
“陛下,开封也是一块好地方,北宋时期的都城汴梁,人杰地灵,朝廷若是迁都,可谓上上之选……”
坐在一旁的周王朱橚也说道,他的封地就在开封。
洪武三年,朱元璋分封其九子为王,建藩于各战略要地,让他们“夹辅王室”,镇摄四方。
朱橚被封为吴王,后来朱元璋认为吴地乃国家财赋之地,不适宜建藩,于洪武十一年,将朱橚改封为周王,与燕王朱棣、楚王朱桢、齐王朱榑驻凤阳。
洪武十四年,才命朱橚就藩于开封。
洪武二十二年冬,朱橚因为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朱元璋下令迁往云南,不久又改变决定,在洪武二十四年获准返回封地,重新回到开封。
朱允熥笑呵呵的说道:“听说五叔正在编撰医书药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编撰完成?也好让侄儿看看开开眼界,皇族有武术这种人才,实在是宗氏子弟效法的楷模!”
周王在返回开封之后,直到他离世之前的十多年时间,就组织编著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作品。
对西南边陲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直到现在许多方子还有很大的作用。
一谈到医学,周王脸上乐开了花:“陛下喜欢看,那我稍后就是送上来,现在编撰了《袖珍方》,正在编《保生余录》估计再有一年就差不多了……”
朱允熥点点头道:“五叔有需要协助的地方,尽管开口,我命人让宫里的太医辅助,这是一件惠及天下民生的好事,应该支持才是!”
“有陛下这话,臣就放心了!如果陛下能够让……”
周王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晋王打断了,“五弟,现在谈的是迁都的事宜,你别打岔!”
周王一拍脑门儿,赶紧说道:“你看我,一说起医术来就忘了正事……
陛下,开封地处中原,位置极其重要,朝廷若是迁都于此,必然大有裨益!”
对于燕王朱棣和周王主动让出自己的封地,以供朝廷迁都,朱允熥并不意外。
因为无论是北平还是开封,都是监督的备选之地。
作为此间的主人,不然要表明态度。
否则,若是低头不语,那岂不是告诉众人自己不同意让出封地?
对于诸位藩王来说,没了这块儿封地,朝廷也会给他们换一块儿其他的封地,总不至于让他们吃亏。
朱允熥吃了一瓣儿柑橘,“二位王叔如此高风亮节,实在让人佩服,不过皇爷爷年岁也高,不宜在多劳累奔波,因此迁都之事,还需要仔细斟酌,不急于一时。”
李福来到朱允熥身侧,躬身行礼道:“陛下,家宴已经准备好了,不知现在是否开宴。”
“诸位王叔想必都已经饿了,现在开宴吧。”
“是,奴婢遵命!”
朱允熥将手中吃剩下的柑橘放在面前的盘子里面,起身道:“诸位王叔,咱们去吃饭。”
“是,臣等遵命!”
在朱允熥的带领下,一行人按照顺序,坚守着礼仪,来到大殿用饭。
大年初六,举行了宣武元年第一次的大朝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2/13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