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74

-----------------------------------------------------------------------------------------------------------------------
☆本文由网友上传至皇帝之家(原看帮网),网址:https://www.huangdizhijia.com,仅供预览,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
《出笼记》
===序幕===
(可以跳过这一章)
宇宙于四百亿光年之外大爆炸产生的背景辐射,为人类对宏观宇宙观测的极限。因为地球的望远镜,只能观测到四百亿光年外的四百亿年前的混沌。但这并不代表四百亿光年外,那四百亿年前的场地上就没有扩展出更远的宇宙。
基本粒子的微观结构是人类对微观观测的极限。同样的,这也不代表已知的极小之下,就是信息逐渐单一的牛角尖。
沿着粒子最小化到极点,可能最终会出现信息无限化的宇宙。
以人类的观测能力为中心,大至地球,星空,四百亿光年的宇宙,小至细胞,分子,原子核,夸克,基础粒子。此范围内,是人类的一个视角圈。
但是,谁知道圈子外有什么?
也许有的存在,在粒子微观视角下,亦或是宇宙视角外,对接了什么?
倘若视线外的信息规则被改变了,星球上的人类历史就会发生变化了。
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
在多维宇宙上的,一个对于地球人类来说无比广阔的同时又无比精细的壁障横亘在荒芜和生命之间,下面姑且将这个屏障称呼为“篱笆”。
而此时,在“篱笆”的某处绑定了一个被锁住的结构。
在“篱笆”的边缘上,一些高维度层面的超级智慧在就此讨论。
一个精于计算的高维存在:“目标没有善恶,可以观察的生命现象非常混乱,疑似完全由固有弱熵增构成。”
无情的讯息语言在对“篱笆”上的存在进行判断。
另一个:“应当有熵减生命现象,否则的话,其不符合熵增计算的模型——如果没有真生命意识,这个结构,早就崩溃了。“
讨论在继续,但是“篱笆”上的手术也在继续,高维上的存在试图让一团变量云与拷在了“篱笆”上的结构接触。
有着最完善动态演化的高维存在:“用文明的发展历程,可以完成分离吗!或许说,它内部真的有真生命现象吗?”
一个颇为锐利的存在进行了阐述:“我相信有,我穿透过很多次,确定有真生命现象。”
在确定可以行动,壁障上信息联通结构开始将操作文明进行对接。
最完善动态演化的高维存在却暂时停止了变量云和“篱笆”上对接。
“怎么了?”一个稍小的高维智慧对此问道。
名为演变的高维存在,看着变量云准备和“篱笆”接触的点,缓缓问道:“这个文明的这个接触时代,刚刚将手伸出了星空,对吧?”
“是的,这是这个变量云最有活力的时代。”负责对接的高维智慧对此说道。(变量云=位面时空层上文明现象的集合)
演变:“不,这个时代太美好了,可能缺乏某些要素,我觉得应当,从这里挑选一些变量。”
说罢,她将观测节点拨动到了变量云预备接触点的上游时空。——在那个时空未知上,人类刚刚进入信息时代的时候。
她挑选了一个变量云原接触点上游时代掉落的变量,
对着“篱笆”上的结构进行了一些操作。她测试了一下,做出一个微笑的情绪表达,将这个变量挪移到了未来。
她取消了暂停:“好的,现在开始对接吧。”
===1.01
初来===
“总有人会强调一些名义,来加强他们某些行动的合理性,从而为他们削弱我们必要权益的权重打掩护。”
眼前的火焰越来越盛,但已经逐渐感觉不到疼痛了。
大楼外消防车的警笛似乎不那么响了,当然,自己在这一世的怨气似乎也出了。哦,也许就这样吧。
这辈子,哎,怎么走错到这个样子啊。呵呵。
最后听到的声音,是远方城市敲响的钟声,以及报时,——现在是首都时间晚上10:00,
结束了,201~
……
“知了,知了……“
年仅五岁,刚刚有整理上一世记忆能力的卫铿。
现在呢,如同小小的一团,蹲在地上拿着筷子夹起了一只漆黑的蝉。他伸出小手指,一边触碰寻找蝉震动的鼓膜,一边恶狠狠地凶:“都特么几百年了,还是叫得这么吵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卫铿是重生者,上辈子经历了不好的事情,重生到了六百年后,再世为人,希望这辈子能重新开始。
对卫铿来说,这一切都是新的。
在这个公共医院自带的花园内,悬浮的无人机正在给每一株花草喷洒水雾,清除叶片上的浮尘。水雾迎着阳光,造一道彩虹。
在卫铿的招呼声中,这架无人机飞了下来,承接起卫铿小手放上去的蝉,随后,这架无人机将蝉放回了树荫中。
几分钟后,听到那里再次响起蝉鸣,五岁的卫铿用袖子抹了一下鼻涕,吐了一口气:“回归正常。”
……
回顾历史,五百年前的21世纪,如今已被称呼为近古时期。
地球,第一次大战为内燃机变革铺平了道路,第二次大战开启了核子时代的序幕,第三次世界大战催化了人工合成有机物、核聚变宇宙航行等种种科技的成熟,核武更是改变了人类在地表城市生活的习惯。
在22世纪后,地球文明也继续发生着种种让先前时代的人难以预想的超级变化。
随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战时成熟的大量应用科技转为和平时代的国家竞争,无人机体系在太阳系的各大星球开始了人类造物群建设,而医疗技术领域,理论上也完成了永生。
【理论上而已,人类的大脑要重新增生神经细胞,这一过程中各类情绪激素的调整,让记忆和思维变得极不稳定,必须要以大意志对曾经的记忆和思维进行维系。在这种手术中,受术者一不留神就会自己忘掉自己。】
饶是如此,人类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依旧存在,新型科技会发现新的领域,而这些新发现的领域,就代表着国家、民族、社会的财富。
所以第四次世界大战仍然爆发了
这场战争发生在2400年,为期223天,而这场以地球各个大陆为主战场,月球、火星、金星为次要战场的超级战争,造成了多达9330万人类生命的消亡。
其中杀伤力最大的一次是在2400年8月6日。
北美联盟为了完成对亚洲对手战争潜力的战略性破坏,于西太战区,策动了行星尺度的星表破坏方案,在东北亚岛国脆弱的板块上用了六千亿当量的核武。让该地区的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之间脆弱的平衡被打破,尽管整个亚洲已经在这样的前沿区域对这个老牌工业区完成了老弱人口迁移,和多种抗损设施维护,还是有六百万人死亡和失踪。
惨烈的战争最终以世界上当时大部分国家政府系统性崩溃结束。战争没有胜利者,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中,人类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重新组建了政治体系,恢复了经济和自由贸易。
但是,不同于前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前科技大规模跃进,让全人类获得发展红利的结果。这次没有红利。
所有世界大战的原因背后都是经济问题,谁能用战争带来的科技进步解决民用经济问题,谁就能开启下一个时代。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全球各个工业民族的现实消费习惯和前沿高科技脱节。
所以第四次世界大战打完后,世界依旧是老样子。
最先进的量子技术,航天技术虽然还有进步空间。但是在这个时代距离实际民用还有一段时间!普通民众,买的房子,吃的大米,用的手机产业,和太空无人机系统毫无关联。
别说什么星际殖民时代!二十一世纪所有稍硬一点的科幻反映出的太空飞船生活,都有十八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影子,幽闭狭小的船舱,浑浊的空气,以及相互猜忌的船员关系!地球的普通人支持科技发展,是为了生活更好,可不是忆苦思甜。
眼见着,地球上技术和经济脱节越来越严重,分配不公,很多人口被边缘化,导致结构不稳。矛盾横生,眼见着只能通过爆发第五次世界大战破局,通过国家民族的生存危机,来促进文明集力,将科技继续拔高一层。但就在这黑暗的前夕,危机突然解除了。
因为,基础物理突破了!
2533年地球科学家通过中微子讯号发射器,穿透地心后发现了奇异的回应,经过五年的研究,他们发现,在地球中心这个引力心区域内,是可以通过高能物理产生虫洞效应的。
而更早的时候,生命科学领域,也恰好有相关技术储备
2455年的时候,医疗领域的大团队,在人脑中确定了人类意识现象挂钩的微观物理现象。
2478年,用特定的物理试验场,将身患绝症的自愿实验者,在其大脑停止运转的三分钟内,临时保存了意识,植入到了碳基芯片中,维系了五个月的思维存活。
所以在,2545年,全球进行重点攻关,将物理场保存的人类意识和芯片,成功地在一个新生大脑中重新构建了自我思维。
自此位面穿梭的基础已经完成了,人类可以以信息态的模式,探索微观虫洞另一侧可能的物理世界。
在2587年,人类的太空飞船在月球,火星,金星,乃至木星,土星核心测绘,确定了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各大星体上。

< 章节目录 >   < >   当前阅读进度1/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