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1474


但是昇阳有着时空中带来的技术和神州持平。
神州有龙船,昇阳有超级要塞。
神州有机甲步兵,昇阳有能量弓箭,有单兵反装甲射线束(坦克杀手)。
神州有电磁蓄能技术让装甲和战车动力充沛,昇阳有纳米增能技术让所有武备的输出伤害增加(副作用是行动减缓)
在链接时空打印技术下,过去的产量问题,也不再受到资源和人力的影响,可以在占领区以战养战。
所以,这个国运可以赌,第一步要在神州眼皮子底下进行超前部署。
而第二步,当神州见到昇阳扩张后想要伸出贪婪的龙口时,要率先一步偷袭神州的东部水师,消灭神州的干涉能力。昇阳趁此快速消化占领区。
只是,在如此悬殊的国力下,进行如此豪赌,需要的“魄力”,不,在疯狂下的那颗“精算之心”一定要细细的捏起天命。
达朗看着情报中的神州眼下的动员情况,“天命”很快就要到来了。
昇阳眼下的这些情报,是由投送到神州的“燕子们”传送回来的,这些“燕子们”就是神州官宦们品鉴的“东瀛铅华”。
这位时空修改者,手指指了指,东大陆的一个个水师据点,同时也点在了中南半岛上,预备着暗潮。
===3.08章
推离战灾===
神州兵事部的总裁在瞭望东大洋的地图。昆仑山上的卫铿则是在审视世界岛上区域交流的障碍。
现在神州的西北部是蘇熊,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应当慎重考虑和其之间维持一种长期和稳定的关系。
而卫铿手上拿着的是一份西北互市的方案。这份互市方案,卫铿也发给了兵事部的总裁,同时一起发给他的,则是西域猖獗的兵事走私项目。
在秦统历2211年,8月后
自从两人在昆仑基地内见面,其后就一直保持着私人之间的沟通,双方的关系非好友,非君臣,明面上是上下级,但是实际上如同对弈“知己”。
总裁很清晰的知道,卫铿在西神州的分量越来越重了。钢铁,机械机械,能源,在西经联的调配下这些年一直是在爆发性增长,这些都是关乎于战争潜力的实力指标。这种势力的增加,让神州西部面对传统经济区域越来越桀骜不驯。但他知晓,目前只要卫铿坐镇,神州以西就不会出乱子。
卫铿在高原上只保持了五万兵力,不增不减,重心还是整理商财,民略。在总裁心里,这仍然是传统士大夫。
有卫铿这番实力却对神京保持操守的大吏很难得了,换上了别人早就行安禄之乱了!
并且当下卫铿实质上,是压制了神州中西部其他的野心家。
例如在西域,漠北甚至蜀南的那些总兵们都有擅专之举。
这种情况以西域最恶!这些上次战败后的总兵们,在得到了神京方面的基地车后,就大肆的招募私兵,这样的野心勃勃,神京不知道则歌舞升平,但是现在总裁知道了则是冷汗直冒,好家伙,这才是真的要割据。
而卫铿提供的方案是,与其放任走私,不如彻底进行边关贸易,关税收归于朝,斩断西域这些兵事主官们的肆意妄为。
卫铿给予这位总裁的谏言:“神州以西战略唯三,兵稳,经荣,民定。其中兵稳最为骨架,神京作为国之中枢,对军定要牢牢把控。”
也就是说,卫铿支持神京令达疆野。所以无论卫铿其他想法和朝中元老有多少相左,凭此一点,总裁就觉得卫铿是现阶段的国之砥柱了。
……
卫铿并未想推倒神州,向来只是觉得神州不能由着某些人妄为。现在的国西战有变,主要是因为蘇熊那边。
这个强悍的陆权国度,现在在神州北部保持着百万大军,仿佛一触即发。
但是卫铿却看到了根本,这不是战争问题,而是互信问题。
在欧陆,罗斯人所有的人口居住地,全部紧贴着西边,每一步扩张只能进一步加剧和中欧地区族裔的摩擦。
而在东方呢,隔着大片戈壁沙漠和永冻土,只要通过一次战斗证明他们立不了足,无法像西班牙人征服印加那样轻松加愉快。他们思考的就不是入侵,而是对东方影响力的防御。
蘇熊其实是极度需要和东方交流的,这种交流需求宜疏不宜堵。
话说,这事情也和卫铿有些干系,在怛罗斯之战后,卫铿把经济搞的太好了。
以至蘇熊在该地区军事上获得了胜利,但是其他方面一败涂地。对该地区的几次大规模经制变革全盘失败。在别有用心的欧陆媒体阴间报道下,就变的很闹心。
卫铿的资料中,自怛罗斯之战后,蘇俄在该地区的治理成效~~~简直了?
大农场搞成了大荒漠,发展工业抽去了大量河流淡水,让咸海直接干涸变成了盐碱地。秋季时直接黑风暴
好家伙,砸了那么多石油和干部人员,在当地直接治理不下去了,以至于让该地区的土著觉得还是迷信一点好。
……
有道是赤道地区的当地人缺乏动员,故,“赤道地区无强国”。但是高纬度地区则是另一个极端,“事事等待动员”。
罗斯族就是一个代表,一个等待动员的国家。
在历史上,自沙俄彼得大帝开始,当沙俄皇帝证明自己能打胜仗时,毛子无条件服从的接受强人动员。到了蘇俄铁人时代更是如此,快速动员完成了强大的重工业建设。
但问题就在这里,他们在小集体的时候却不知道要做什么。以至于在大框架体系非常宏大,小结构(轻工业和农副产业)各种技术上非常粗糙。(这点和昇阳相反)。
溯源历史,用欧陆与之相参照,小市民阶层获得权力后,在中下层小结构上产生了非常优秀的管理能力。在商业、科学技术上有着精打细算的投入。这样才有技术,制度进步。
但是毛熊这边呢?有些游牧化,上下结构就是灰色牲口和上层贵族两层,简简单单的结构。
“中下层小企业怎么自发管理!”“研发技术”“开发城镇商业”,毛子这里是一塌糊涂。只能靠着从欧洲这里导入技术,升级生产。哪怕十月炮响后,也依旧没有改变这种基础人文落后的情况
甚至,在主世界这边对蘇俄研究透了的一些人,觉得冷战争霸的蘇俄,在理论上和同时期工业产值较弱的兔子相比,都算不得工业国?
工业国是要有,自我技术更替,向上发展的能力的。
兔子虽然落后,很多领域是土法专家开第一代,但也是自己研究透了,然后开了写轮眼自己搞。但蘇俄资源太丰富了,民用方面汽车生产线什么,太麻烦了,直接朝着德国买。
结果二十世纪兔子引进来的工业链,发现蘇俄二十年前的技术,是德国四十年前的技术。
……
当然这个问题根本不是制度、基因。而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高纬度地区的寒冬是可怕的。这导致了在这里生活的人,在整个冬季漫长的时间,必须要如同狗熊一样窝在房间里面。如此风土乡俗下:在一年漫长的时间内不要没事情乱动。出去找事情那是在找死。
漫长冬季赋予了俄上层学者们天赋,有足够时间进行思考和艺术创作。
整个俄国盛产大文豪,艺术家。而且蕴含火焰一样的思想。而社会下层的斯拉夫人,他们可没有教育资源,漫长的冬季则赋予了他们坚忍。
相对而言,由于南北横向山脉对气候强大的隔断效应,神州四季分明。农业阶层的生活可没有斯拉夫人那样单调。一年大部分时间,能够干很多事情。
早在工业革命前东方江浙乡土就是这样的:老人养鸡,养鸭,孩童放自家养的牛,妇人织的布,等到农闲赶集的时候,将鸡蛋布匹,等等放在集市上卖。
这些在东亚‘接地气’的事情。俄国观察家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东亚农村城镇集市:‘这是一种眼睛能够看得到的生机。’
与欧洲方面城邦小市民阶层相同,神州以乡族为纽带,也能够形成乡镇家族企业,所以不缺乏轻工业品。
尤其是卫铿在神州西部完成了网络革命后,大量乡地小企业基于本地原材料优势,开启了大量农副产品,电子产业。在随着西经联不断修路通电。整个西域方面也都获得了大量的产品。
卫铿为啥知道西域那帮武人们在走私!
一个小小的烽火关卡,额滴娘嘞,每个月都定了几十箱二锅头,几吨的火锅底料,那是天天撸串呢?还是拿来泡澡?
……
卫铿目光盯着北亚地区,在无必要因素,无必胜因素下,是不可擅动刀兵的。故与其在让神州军力在这世界岛中心进行胜负未知的摩擦。倒不如用一种更加和缓的方式来解决。
轻工业品换农产品和原材料。至于蘇俄的重工业?天启坦克的双炮管,和联盟超重坦这些玩意应当是对付欧陆的。
在这种贸易中,蘇俄肯定也会领会神州的意思,同时会利用起来。
卫铿明白:精明的毛子会想着扫平欧陆后杀个回马枪,不过那就等他们能扫平欧陆再说吧。
秦统历2212年,神州方面已经开始行动了。
首先神京方面任命了西经联的人员去和蘇俄进行商贸沟通,商谈互市的可能。
而兵事部则是派人去西域的各个军队中进行调查。一共七个总兵集团分别在漠北演练场上进行了演练,确定武备的准备情况后,开始安排人离开行伍,转入西经联成立的边关商贸部门。
而神州的户部也跟着派遣人员,接受了边关互市的管理。
……
在商贸会谈上,克宫方面的人员颇感兴趣。互经会的查丹科在会面西经会派来的经贸官后,咧出了一嘴灿烂的笑容。将会面立刻升级为会谈。双方很快签署了相关协议,在俄式华丽的宫殿中,被各个照相机上的闪光灯照亮。
双方均声称:和平典范。
然而欧陆方面的报纸,例如法兰西晚报就带着非常怀疑的语气,认为这种经济合作的可持续性,真实性,有效性。
德意志方面更是认为,这仅仅是战前的障眼法。理由是神州方面在西部方面增加了七个集团军,而且道路设施上一直是大规模投入。
然而应对这样的怪异,莫斯科方面和神京方面也都约定在北亚区域,定期举行相关的和平演习增加战略互信。
神州的这一系列策略,以东林派为首的内阁也没有设多大的阻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