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1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474


在点燃的瞬间,有机躯体上冒出了幻彩的、宛如发光水母的结构!这是高密度有机质频段在空气中释放的场景,而这种频段是需要燃料的。随着光芒辐射到了周围,数百米范围内的所有飞鸟纷纷掉落了下来,它们的大脑全部被融化了。
孙宇亲眼见证了这种震撼的一幕。然而在返回基地后,在大家想要寻找其他导引者(卫铿)确定那最后一幕的情况,导引者牺牲了。
卫铿群体纵然长得一模一样,在高交流的情况下懂的很多。但是每个个体由于经历不同,还是有差异的。能记住孙宇的只有十五个个体,其中包括会做饭的,擅长设计的,会医疗的。而牺牲的那三位,是喜欢打牌的,喜欢用叶子吹口哨的,还有动手能力强的。
中人之姿,就是每个个体精力只能专一地用在一个项目上,才能媲美优秀。
对孙宇这些冒进的小队来说,对他们最好的那一部分卫铿走了。紧接着替换下来的是陌生感的卫铿。
而孙宇在转战其他小队后,了解自己并不是被“特殊关照”。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都有导引者集群承担了‘点炬’的风险。
卫铿用自己的伤亡,置换了新人们可能“阵亡”的数字。而恰恰由于新人们容易犯错误,所以在南洋的战斗中,是卫铿伤亡数量颇高的一批。
“代价我帮你们兜一次,你们要继续成长。”这是卫铿集群中给这波新人传达的意思。
在经历了一次次事件后,南下作战各个小队都沉稳了起来,再也没有人去想着快点结束战斗。
孙宇走回了身后的小屋,这个小屋一旁是碳基放射塔。这座碳基放射塔是他和同伴穿着殖装装甲花费一个月铸造的,而现在他要在这里留守一年,直到人道生态的据点稳定,周边的自然生态节点出现。
在这蛮荒的世界中,他懂了过去不懂的一些事情。人类的荣光不在于毁灭,而在于面朝希望冲锋时的坚定。
在南洋地区,统伐区的科研船时刻地都在监察这里的生命场交战的情况,以及己方人员的健康数据。当然也知道卫铿集群出现了意外伤亡。
不少继承者们都在劝说卫铿:“尽量减少意外。”
卫铿悠然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可以承受,并且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
值得什么?繁衍是值得的。
帮助新人承受伤亡的时候,随着点燃自我的过程,基因辐射在放射给了周边异类生命神经系统重大摧毁的同时,也是对幸存的新人进行了一次基因注入。
基因注入,在潘多拉场中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现在只要站在卫铿身边,普遍都会遭遇到基因辐射影响,在统伐区内一些夫妇怀孕了,如果卫铿集群要靠得近了,都会插入一些基因性状。
这些被动基因注入,大部分时刻卫铿尽量地避免了。繁衍不是复刻,繁衍是需要稳定的多样性变化。
后代个体作为独立发展的意志,只有在特定经历下,才能准确地接纳自己传承。
“必要的经历”,是不可少的‘发育过程’——例如在明确生死选择的过程中。
在努力和求生的过程中,大脑和身体是处于一种独特的状态中,在‘为人的选择’时,这些青年们甩开了一切思维拐杖,自己是高度自主的,不随波逐流的。
当新人处于随波逐流状态下!注入不能达到效果。
这就好比:在十三四岁蹦跳跑跳过程中摄入牛奶会长个头,但是错过了年纪,补充营养那只会长膘。
思维的注入也是一样的,莫非在大抉择下,无法接过薪火意志!
而这样来看,卫铿现在对繁衍的受体要求越来越高!而如此高的要求,就需要更高端的“哺育”,因而在陪同历险中代替新人受劫,成为长辈的责任。
卫铿现在将繁衍看得比自己个体还要重要,也是为了坚持一个道理:自己仍然属于“物种”。
虽然在集群状态下,生命可能会大幅度延长,但寿命仍然是有限的!这是在大氧化高能条件下,保障思维进化的副作用。
长生!智慧!是两条路线,初行时,虽然不相互冲突,但是专一一条道路,就无法顾及另一条的完善。
现在,统伐区继承者们是懵懵懂懂地跟着自己,走向了这智慧演化的道路。而一旦他们知道这条道路无法兼顾长生,那么可能就有别样尝试了。
卫铿:“我反正都会在这个世界死亡的。但我的遗传将继续。”
===11.32章
奏唱演化圣曲更大更快更强===
178年,卫铿集群在南洋方面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伤亡后,决定对硫铁玄武先进行歼灭。
现在明确消灭硫铁玄武,这是因为它重要化合物的据点非常集中。
其核心的有机物富集点是海底火山口附近,比起千岛屿地带中到处飞的凤鸣,以及到处藏的惊雨,硫铁玄武在地理上很容易被“兵粮寸断”。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硫铁玄武这少数节点是深藏在五千米以下的海水中,这是大部分传统生命的禁区,鲸鱼也只能下潜到两千米的地步。这到底该怎么下去呢?
在大破灭前,海底空间站中往往是下潜到几百米,采用氦气等较为轻、不粘稠的物质,混合氧气在高压下供人类进行呼吸。但是也只能几百米的,一旦更深,粘稠空气会阻碍呼吸。
要知道,高压下空气就和水一样粘稠,肺部难以吐干净,二氧化碳会大幅度沉淀在肺泡内,最终憋死。
当然如果技术再横一点,在气管开一个口,用呼吸机辅助肺部一张一合完成呼吸,也是可以在高压下呼吸的。但那时候肺部密闭性就会被破坏,需要保证绝对无菌。
当然,做了这种手术就是病号。放一个病号在深海空间站这个高风险的区域工作,任谁都是不放心的。
甚至更狠一点改造,就把肺部打开如同鱼鳃一样暴露在外进行交换。当然那样就会遭遇病原体入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