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474


这些日子,卫铿们被一帮索要精血生子的母蚊子骚扰的不胜其烦,其实吸过卫铿血的都死了。各个土坯房上,急缺草帘子。
现在唯一有些美中不足的就是,猛抓重工业生产的卫铿,在草毯编制的效率上非常低。
卫铿:“要是来一批妹子,给我编草鞋,编草毯子,岂不美哉。”
哦,这话,卫铿没在监察者那边说,虽然情商有些低,还是感觉到自己因为不愿意配合某些事,和这妹子似乎对这个位面发生了一些分歧。发生分歧的时候,就要以不吵架为目标,至于说一些笑话,不会产生好感只会有厌恶。
卫铿如此评判自己和这位监察者之间关系:用二十一世纪的话来说,双方性格不合适?消费观念不合适,生活习惯不合适。简而言之,自己过于土鳖,和空姐配不到一起来。
然而在维度空间泡中,监察者白灵鹿正在不断地翻阅卫铿这些日子的行动记录。当然,一些不堪入目的画面,例如早上站成一排金色水柱开了一条拱形长廊的情形,她直接开启了智能打码系统。
这位女孩对卫铿的印象已经大为改观,现出现了正面评价:“十分果断的动手能力,尽全力余量的考虑,现在很可靠。”
就拿眼下,她翻阅的治硝这个项目上,卫铿设定的计划中仅仅是完成每天三公斤的初始产量。但是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尽可能的设定高的标准,直接将河流堵住,然后大量的鱼类捕捉,将内脏加入到堆硝中,确保了每天十五公斤的纯硝产量。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小小计划的一环,但是卫铿定下了目标,就绝对完成,让白灵鹿觉得这个位面的总规划是可执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卫铿答应在这里驻留呢?
白灵鹿:“他现在不和我搭讪了,怎么办呢?”这个困扰,她没有发送到引力井那边。
……
卫铿想要在废墟地带与世无争的待足一百天然后走人,但是在这里存在就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碰撞。
在抵达这个位面四十天后
一条船从上游路过,在卫铿的居住地外进行了逗留,这鬼鬼祟祟的样子,就和二十一世纪旅顺、大连军港旁边,鬼鬼祟祟的脚盆间谍一样。
为此,卫铿当然要热情好客的让他们下船喝一杯。
子弹打在了江面上,警告了他们停船。
下船的商人结结巴巴的自称来自于吉安城,看到这里有了新的人类定居点准备来做生意。
做生意,卫铿当然要了,茶叶,棉布,桐油,自己都要。
自己原本穿越就是要去当时空商人,手上还有为数不少的小黄鱼。当然要买,买回来泡茶治便秘,搭蚊帐,刷防水布。
卫铿将这些恐慌的疑似商人们请到了营地中讨论生意,但是这些家伙进了营地后,就不停地哆嗦,原本这粤地的方言卫铿就听得很不清楚,得依靠翻译系统,交流更麻烦了。
这群商人哆嗦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在原本是废墟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个人类驻扎地,而进来后发现这群人类还长得都一模一样。
在潘多拉世界可是有各种怪异的基因群落。有些基因群落中不缺乏人型个体。他们呢,被称呼为融合人。虽然有一些个体外貌和人类大差不差,但是生命上有着对于正常人来说非常诡异的行动。例如一年是人,蛹化后十年是兽的情况。这些基因群落仅仅是利用人类大脑的思考能力,至于人类的道德,社会习惯一贯不存在。
卫铿现在呢,就像这种怪异的基因群落,而且由于和人长得一模一样,就更激发了“恐怖谷”效应。
当然如此原因,卫铿坚决嘴犟狡辩:“要是一千个一模一样的美女,你们绝对没恐怖谷效应。我手上的小黄鱼比美女吸引力大多了,请拿出你们资本家的贪婪,十倍的利润就能卖绞索的那种。”
系统再度提示:这些家伙可能不是商人,至少不是纯粹的商人。
他们在谈生意的时候虚与委蛇,茶叶布匹的参数丝毫都没有和卫铿讨价还价。卫铿说什么,就是什么,显然是在敷衍了。
当天晚上,在卫铿故意留着一个口子的时候,他们逃了。结果掉进了旱厕中差点没有被呛死,可见卫铿留的口子是什么地方。
“啊啊,,阿妈,阿爹……”坑道内,心态崩溃以为自己被什么的东西吞了的倒霉话,哭爹喊娘,随着翻滚的臭气不断冒上来。
卫铿蹲在旱厕边缘,把绳子甩了下去,捏着鼻子说道:“各位,既然是来做买卖,为何在我方区域内屡次不打招呼就行动呢?这恐怕不是做客之道吧。”
卫铿的喊话,让粪坑内的人稍稍的安心,应该也是意识到自己所在不是什么恶兽肚子中,这不,旱厕内还有卫铿丢的擦屁股干树叶呢。
卫铿的质问几分钟没有得到回答,就当卫铿老爷想要解开裤裆,用热水给他们冲一冲的时候,
终于有一个硬气的声音喊出来:“我们不是客人,你们才是不请自来的客。”随后一坨屎甩了出来,差点没砸到喊话的卫铿身上。
卫铿被怼哑巴了,也不再打嘴仗,把他们拉上来后,简单的一盆水泼在他们身上,距离他们几米外展开了一个木板上的地图。
卫铿对这些商人发起了警告:“看到这张地图了吗,以这条河流为界限,贵方城市武装力量在六个月内不得跨越。勿谓言之不预。”然后丢了一个小的简易的木板地图。
从污秽坑道中爬出来的队伍中,那么几个软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收下了卫铿提供的地图,然后这一群人头也不回的冲入了丛林中,仿佛身后是鬼蜮一刻都不敢停留。
卫铿们看着他们消失的方向,低头仔细思考,似乎觉得现在的事情非常不保险了。遂派出了一个小队远远地跟随,确定他们返回的路线。当然更是要确定吉安城的相关情报。
一个星期后,侦查小队部分人员返回了,并且派另一部分人去轮换侦查。
在卫铿眼中:这是一个有点偏僻的城市,有一道道水泥城墙,只是水泥外墙是纯黑的,部分潮湿的地方长满了青苔,
侦查组摸上了附近的山头高地,观察这座破旧人类聚落的情况,
通过空旷地区停放的畜力车厢数,再结合地图上的道路状况,对其全面动员后派出的力量做出了推断:应该可以动员一千来人的队伍,携带火炮等重武器对自己盘踞的区域进行打击。
当然这个进攻力量是最理想情况的上限。
哪怕是成吉思汗时期蒙古的体制,在作战理由极为充沛的情况下,也做不到能将自己力量投入到一个方向上。
而从城市外围的灌木的茂盛程度来看,城市里的士兵很长时间没有大规模行军等军事训练了。
眼下情况下,这个城市的最高中枢,就算权威最高,在长久守成的情况下,想要主动发起对外战事,可以调动的力量,应该不足整个城市可动员力量的十分之一。
但是即使真的这般乐观,卫铿也依旧是忐忑。——打仗就会有死亡,自己怕的很。
===1.22章
延长驻扎时间===
当潘多拉时代开始时,地球的生命们开始狂欢,人类文明则是步步颓废。
无线电通讯已经失去了效果,传统的电缆电报铁路又屡屡遭到破坏,在最初的几百年,各个城市是依靠吉普车来进行交流。然而汽车这东西是需要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来维持的。
当汽车失去了工业品保养后,五十年后,各个城市就仅仅只能靠着“龙马”这种体型庞大,拥有马、牛基因的载重类牲口进行物资和信息的交流。
而每一个城市由于生产交流上的隔阂,也无法维持过于先进的教育。
在这一百年来,各个城市从九年义务教育,倒退到三年扫盲教育,最后退回到了一年扫盲,导致各个城市维持在一种黑铁蒸汽时代的技术画风。
其实全民大教育在这个生产力下也并不是绝对不行,至少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全民扫盲就被强制推进过,那时候东亚大陆广大农村也依旧是牛耕生产力状态。只是潘多拉时代后人类衰退带来的失败主义,让人类没有了前进的士气,没有士气也就没有人努力。
全民教育!这是一个社会上层对下层的付出性策略。如果按照私利心来推演社会发展,这个策略是不可能持续的。
当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每年的教育投入,本届的执政者都看不到产出,都只是既定政策。——如果没有政策约束,对于最高管理者来说,自己如果能权衡下,将这笔资金“暂时”挪用,投入更要紧,嗯,本届任期内能看到显著成果的项目,迟早会进行操作。
当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议会上对教育资金进行申请的声音明显就是弱势的。军费,资本市场的经济,哪一项不都有大量人在奔走呼喊?并且议会老爷们也都不是公立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而且削减公共教育资金的投入更是能让阶层稳固。
同时,当下享有义务教育权益的团体中,青少年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他们会呼喊环保,会呼喊社会公平自由,唯独不会呼喊给自己加作业。
至于在潘多拉时代开始时,九年义务教育,是怎么一步步,渐变成这个样子的呢?
当阻止潘多拉场侵蚀人类文明的所有努力都失败后,残余的人类开始习惯于这么苟延残喘,第一代的知识团队,更倾向于该如何保持所在团队的继续存在,而不是听有些声音絮絮叨叨什么传承火种恢复辉煌,所以社会地位的分配上无意之间忽略了教书育人。
当第一代知识分子时代落幕后,第二代都不愿意服从分配去“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最高统治阶层迫于人力不够的现实,就改成六年义务教育,甚至这时候会出现一些“明见者”,他们认为现在的生产无需那么高的知识水平,只要扫盲就可以。例如街上买菜,就不需要了解复杂的数理化,这东西没用啊?
但是教育这东西,社会进行了宽松化,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与你一起宽松化进行良性竞争,社会永远不会缺乏阶层竞争的人。潘多拉时代第二代知识分子执行六年义务教育后,社会就实质性分层了。
社会管理需要做表,分类,在统计中快速找到资源最欠缺的部分进行填补。
工业技术方面,蒸汽机的维修和生物结构解剖和链接,需要了解立体几何。——高技术岗位都需要系统教育灌入的知识。
当这类问题出现后,各个区域的人类城邦发现后就进行弥补了吗?不,没有弥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一切反而加速了这个过程!
当掌握知识的阶层和上阶层相互重合,那么,已经贵族化的阶层就更不会为基层教育这种艰苦且名利少,还背叛自己阶层的事出力。
进而在潘多拉时代八十年后,几乎所有的城邦都决然放弃了旧文明时代的大教育。
文明就是如此,一旦放弃进步,那么就是大幅度后退。且不说潘多拉时代这些城邦经济体,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地球,当时的第一序列发达国家们也在教育上犯下如此错误,结果,开了一个头,后面则是多米诺骨牌。
哪怕在这堕落的过程中,有那么一些政治家有逆转这一切的想法,但是决策都是佩戴重重枷锁糊墙。
枷锁1:“明面上:学校学术自由,暗地里:政府拨款给教育界但是不受政府监督。”
枷锁2:“每一个老师都讲政治正确,不对学生干涉,但是学阀通过控制教师发出同样的声音,进而在一代知识分子中完成群体捏合。”
最终,当教育堕落后,就找来麻醉剂暂时安慰。
这个“麻醉剂”例如:“自己所在社会的学生在开放教育下,涌现的都是自我学习的创新天才,别的社会严格考核的学生都是书呆子,缺乏创新能力,全部都是抄我们的想法。”
为了让这自我麻痹更有效。并且举出爱迪生自学成才,盖茨中途主动从大学辍学的个例来佐证。
一个社会团体缺乏教育,那么无知,骄傲,自满,也就会在文化中演化!
吉安城就是如此,当一身黑灰的探险者们跑了回去,对上层汇报了这个“神秘”“新生”“怪异”的人类基因群落体。
吉安城的决策层,在没有继续调查的情况下,就急吼吼的做出决策!
曾龙牧的那七八个智囊们争先恐后的表现。
他们交出决策方案时,可能是这样的心态:调查?仔仔细细调查几天拿到大量资料后推论,那是平庸的马后炮,只有根据现在少量的信息,判断(蒙)对结果,那才能显得我等超出普通人的智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