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474


行军,自己能携带多少物资持续行进,自己的体力能够支撑多少进度的强行军,强行军后自己的身体状态需要多长时间恢复。
以及面对敌人后,发起冲锋,各个火力小组之间的配合,是否能应对现在的敌人组织出有效抵抗?拉练的数据,是战术规范制定的关键依据。
卫铿甚至演练机枪以半米高弹道扫射时的匍匐前进。
由于卫铿是对自己进行了解,不能用教官单向的角度来陈述:这是考验自己集群在面临火力压制时的心理素质。
在卫铿的记录中:这是给自己打预防针,了解一下在机枪扫射下匍匐前进的感觉。不至于到时候自己集体慌乱,趴在地上什么都做不了。
此次参谋推演的对象,是吉安城在内的人类城邦。
在过去,这些城邦外围三米高的水泥城墙以及城墙上斜对外两米长鹿砦,以及碉楼的火炮、机枪,让卫铿没法攻击,而现在,无论是新来的火炮,还是现在自己化工厂就能生产的炸药,都有一定的攻坚能力。打穿这个城墙变得有可能了。
当然目前的战略是经济上对这里区域的人类们进行整合,热战的概率非常小。卫铿的对人类们的政策也是极力避免热战。
现在之所以一笔一划的演练小概率的事情,那是因为同粤地基因群落的第二次冲突中损失的10个自我个体,让卫铿不论概率,对一切后果严重的事情都做好了预案。
……
时间来到了六月份,台风来了。关于台风,卫铿没有在大海上预设气象站,但是卫铿在生命辐射的感知上,确定了大洋上的生命辐射有异常现象,所以猜测到这是台风。
去年刚抵达这个世界时,卫铿还仅仅在一个居住点上,仅仅是感觉到下了几场暴雨。
台风路径很多时候会打个圈圈,在宝岛那边是年年登陆,刮地皮一样横扫,大陆其他区域仅仅是气旋影响。
而今年这次显然是一场大的。台风的主体就在自己这里。
超大规模暴雨席卷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光着膀子穿着蓑衣的卫铿们看着这大自然的伟力不由心生感慨。
同时也在为自己的操作感觉到明智!
某卫铿得意满满的认为:自己不愧是炎黄种,天生就会治水,这应该是基因上的天赋吧?嗯,一定是的。
由于缺乏历史气候资料,历史降水资料,以及各地区水文资料的记录,卫铿没法分析出年降水量多少,以及各个河道的水流有多少。所以无法采用‘加固关键河堤’有效疏导的策略,只是采取了重点保住自己区域的方式。
也就是把自己的上游可能遭遇大流量洪水的地方进行了爆破堵塞,让上游水流从两侧流走,这就类似一个斜坡,你手朝着那个地方稍微一挡着,水就从其他两边大流量的漫下来,卫铿嘛,也没动用多少劳动力,也就是在自己上游七个河道上做了几个坝。具体自己要挖的土方不超过一千。就成功让上游水顿挫了几十公里,百分之四十的水从支干几百条小溪分流而过,将这些往年并没有满的水道灌的满满的。
卫铿的居住区都基本在高地,只要附近河道的水位不超过大石头上刻录的标尺,那么就没有水灾。
但是这手段站在外界视角来看,历史上有个同类型的典故,并且创造了一个经典成语“以邻为壑”。如果大禹看到卫铿这么治水,绝对抄起草鞋猛抽这个不肖子孙。
卫铿这治水可谓是缺德点数加到ax。
卫铿居住区,农田区域都保住了,而一些丛林区,额,这些地势可能比农田还要高的区域全部遭殃了。
在遭殃区,一丛丛树梢直接被滚滚洪流给漫过了,动物一撮撮的聚集在巨大少数高地上,然后看到水流漫上来,绝望无助。
滚滚洪水淹没的地带上,有时候一棵树上,有着七八只怪异的食草动物用触手卷着树枝,无比胆怯地看着这千里泽国的恐怖画面,然而最终大树的根部土壤被冲掉,几十个动物全部噗通掉在了水里,在洪流中挣扎。
……
中国的文明很早就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威力,并且发明了‘水火无情’这种词。
卫铿穿梭到这个位面正可谓是‘天灾军团’降临,几个月前大规模放火烧山,然后紧接着就让大洪水漫过大地。
对了,烧山的时候烧死了大量的巨大树木,这时的山坡没有植被固定,大量泥沙灌入河道中,这也是这次山洪爆发如此恐怖的原因。
也就是说呢,在上游很多地带的山坡上也发生了山体滑坡,大量躲在山体洞穴中的动物也不明不白的给泥石流给淹了。
而在这场天灾中,卫铿则是占了测绘的优势,没有遭到自然界的打击报复。这可能就是掌握智慧后,能对天数进行把握的优势。
系统根据卫铿的视角观察,对洪水泛滥的情况,进行了预估:经过卫铿这么一来,如果按照主世界的情况,这个地区的生态最起码重创十年,所有本土大型物种种群数量被洪水这么一灌,基本玩完!
毕竟山坡上灌木林立,生态只能养活山猫、猎豹之类的中小型猎食者,大家都是在低地富饶的地带猎食。对这些物种来说,这场洪水来的是如此的突然,会顺着低洼处迂回,合围,一片接着一片灭的很彻底。
欧亚文明早期都有大洪水的传说,很大程度上不是气候,而是农耕文明开始在富饶大河流域定居后,不知不觉破坏自然,且没有水利经验去应对,在巨大的损伤后,文学记录了这些看起来也许规模不大,但是对聚集区杀伤非常猛烈的水灾。
人类不断开发必然冒犯自然,但是呢,卫铿这种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纯粹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天上雷打的砰砰作响,却始终无法给卫铿有效的警示!
……
遥远的东大洋上,海面上是连绵不绝的五米高的风浪,如果是一艘万吨大船在这个海况下行驶,船头会不断的扬起,然后砸落入海浪中。
而现在却有一个小岛稳稳浮在海面上,甚至海浪都没有冲击到上面,仔细一看,这是在小岛的周围无数马尾藻一样的触手飘散在周围,也难怪海浪过来后,就弱化成了波动的海面。
再仔细看看这些马尾藻,似乎都是从“小岛”的腹部延伸的。
突然间在这个小岛前方部位,出现了“火山喷发”,不,似乎是鲸鱼的喷水。
当水雾喷射两秒后,一个公交车一样大的蟒蛇头伸出来,似乎是因为重量太大了,没法仰起头来,只能贴着小岛的山脊蠕动,抵达岛上的高处俯瞰着周围。
这是使徒级的存在,一个超大范围基因群落的节点生物。
在人类文明中的代号为玄铁玄武。当然模型不能硬套人类印象里面的巨型乌龟。
乌龟的头是前出的伸缩体,整个龟背是中间高边缘低。
而这玩意是外围高一个个小山峰,中间低,就像一个澡盆,而头部呢则是像鲸鱼喷水从背上开孔一样,钻出来的。
反正啊,当代的节点生物大多都没有按照人类的审美来发育。
这样的基因群落甚至能够干涉洋流,所以此次朝着粤地的台风,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的影响。
这个巨大的蟒蛇头在山峰上瞭望粤地的方向,满是藻类的眼眶中,似乎出现了些许疑惑。
在它的感知中,这场台风给那边陆地上的生命群落造成了超出预料的杀伤,但是那个让自己感到威胁,以至于现在抽出手段来干涉的那个新群落好像并没有被杀伤。
这头巨蟒缩回了山峰内的洞口,然后一个厚实的和岩石一个颜色的角质层堵住洞口。这个可以参考螺缩进去后,在出口那个盖子。
这头玄武暂时没有继续对西南投入注意力,它这十多年正在和西边黄海大陆架上的基因群落进行交战,用人类的话来说,一个使徒的敌人是另一个使徒。只不过目前这一年卫铿吸引了注意力,暂时玄铁玄武代表的基因群落,稍稍的腾出手干涉了一下。
……
而此时粤地的北方,大量的基因群落朝着北方逃亡,给湖广北部的生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沿途的植被也因为外域基因群落的冲击,叶子,果实也都出现了奇形怪状的混乱形态。
从南部这里逃出来的节点生物是惶恐的,因为这一次,卫铿算是真的让这些生物领略到了灭绝。
第四纪末期,也就是人类纪时代,潘多拉场尚未到来的时候,自然界物种消失的速度本来就是大灭绝的程度。人类对自然区域的占据,断绝大片生物的栖息地。
人类的崛起对整个自然界来说本来就代表着天灾。
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对此有所意识,也无法变更这个矛盾,只希望快速发展,将自己的物质能源获取脱离自然界,来尽快结束和其他自然生灵在这个层面的竞争。
然而潘多拉纪元摧毁了人类后,在现在又没有摧毁干净,某人又回归了人类对自然最初始的态度!
更加北方,渝城的那些意识体们,也不得不将注意力从对东亚大陆东部平原上旧人类城邦传统竞争,多转移出来一些,来注意一下,南边的这个‘极端’存在了。
===1.37章
城市化机械化商业化===
暴雨最终褪去了,按道理,擅自干涉大自然,必然会有报应。
台风过去的两天后水火浩劫过后各类效应也开始逐步显现。可是,卫铿行动的速度总比大自然要快那么一丢丢。没等大自然的报复开始发力,他就已经把自己周围的环境拾掇的干净整洁了。
河水刚刚退下,卫铿集群就分出了小队,带着煤气动力小车开始巡逻。
首先,清理河道上可能出现的死尸。虽然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尸体被冲刷到下游去了,且幸存下来的尸体大多会被动物迅速解决。但是卫铿聚集地对各种基因群落来说已经是禁区了,附近肯定是没有动物来捡食死尸的。
因此,尸体必须快速处理掉,防止滋生各种怪异的蚊虫。
其次,确定居住地上游的的状况,看看是否有动物掉进去淹死。
几个大型水井,肯定是不能让其被污染的,要建好阻隔带,再确定水源清澈,撒入生石灰进行进一步消毒。然后取出水进行烧开,存储在蓄水缸中。饮用的时候还要再烧一次。
最后,拎着一些小鱼干,搜寻幸存的野猫体型的动物。
搜寻它们当然不仅仅为了撸。卫铿虽然赶走了自己区域附近的基因群落,但他依旧要根据客观事实,构建新的生态系统,控制各个生态能量级。
至少卫铿本人是不能自己抓耗子的,猫咪是人类城市形成后,必须存在的猎食生物。
人类城市的出现,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平衡。大量的上层食物链消失,所以蟑螂这种昆虫和耗子这种啮齿类生物必然泛滥。这时候,能够捕食它们且不至于给人类造成危险的猫咪,就是人类最好的合作者!它们能尽职尽责的清理自人类以下的所有生物。
直到27世纪人类还是没法根绝城市中的老鼠,所以在发布禁犬令,根绝流浪犬的时候。对流浪猫还是非常纵容的。甚至城市管理人员,冬季专门为其构建一些温暖的地下室。因为它们有用。
卫铿拎着大量的小猫咪返回了。其中,可能还包括几只倒霉的小豹子。
卫铿很心大的揪着猫后颈:“没关系,我这里没有散养的鸡鸭,你尽管咬,碰到耗子,给我上去死死地咬。”
于是乎,水灾过后,疫病,虫灾,鼠灾。这些自然大妈准备给卫铿这个混蛋的教训。全部被按在坑中就地掩埋于无形之中。
卫铿内心默念道:“我为什么这么熟练?啧啧,几千年下来,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自然就要搞懂自然秉性嘛!我也是有一颗道心的。”
紧接着呢,各个环境检查小队的卫铿不要脸的对那些和自己出来的劳工们叙述:“让我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青山绿水,又要gd。”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