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笼记第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8/1474


没有爵位,开荒也是不合法的。而有爵位的人,
哪怕土地是撂荒,
用来打猎,
也是贵族的自由。所以战国诸国变法后国力突然大增。这是在贵族对土地利用率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制度开放耕田者积极性,
增加生产力。
欧洲是从封建情况下进入了工业生产力时代,贵族通过购买机械具备开垦大量荒地的能力。自由民仍然是没有土地,进入城市后聚集成了“市民”阶层。至于留在乡下的,
跟在有爵位的大人身后喊着老爷的,
其实是农奴。
在社会人文上,
东方文明比西方文明要早熟。东方经验不能套用西方。
~
奥法位面大部分世界(星球)都是这种封建制度,
底层就是没有自由的农奴。只是在相对文明的国度中,贵族们会以随意打杀农奴为耻。哦,
不过饶是如此,“领主对领地少女合法初夜权”的情况也总被视为正常。
现在工业区域下派了寒门出生的执政官,同时导入资本色彩的劳务公司的势力,
就在和这些地方领主们抢夺对民众的控制权。
~
西方文化下文明,能说出“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华夏的百姓在好年景时,想的是:山高皇帝远,
弄一亩三分田来种。在大灾大旱时,念叨:皇帝老儿无道。振臂一呼,
揭竿而起。能招呼十里八乡同样被“人丁税”刮的肋骨凸起的刁民们“宁有种乎”。
所以西方在近古时代同样没有“乱离人、不如太平犬”这样的文化感受。
因此如果用东方式思维,来决断偏西式的奥法世界人口,会水土不服。
例如分土地这个政策,就无法戳中艾格农人的g点。
艾格王国大批的农奴从未拥有过土地,也不认为自己可以合法拥有土地。在过去平平稳稳的种地时,只希望有个好老爷。
卡瑞特为首的工业党,现在就是把土地均分了,
塞给这些农奴,这些农奴也不敢要,害怕失去保护。非得用俄式疗法,将所有贵族和旧学者打成白匪杀干净后方能推进。当然那样留下的因果太大了,
主世界都在其反扑下彻底解体了,更何况奥法世界的新生工业力量。
所以这些农奴们想要什么呢?
卫铿的多个个体在南方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考察,车夫一样的卫铿拿着看起来是玻璃弹子其实封印了一整套符文知识书籍,送给满身泥巴的小屁孩时,每每问道:你长大想做什么?
小孩们的回答是:“成为骑士老爷,成为骑士老爷也能和声细语的锻造铁匠,成为骑士老爷也得尊重的学者(奥法师)。”
这印证了卫铿的预测:一如商鞅变法时,民、隶要的是爵位。直白来说:一个在社会上受到认可的重要身份。
当卫铿走过了这些村庄后,立刻组建多个马戏团,组织起了一支专业的魔术队伍在多个地带巡游表演符文法术,同时将奔跑的新型机械,以及各种小电影,传递给村庄。——美帝开发新大陆时就是这样将繁华地带文化带到了乡间。哦,现在卫铿觉得这文工团的形式不错。
~
战争结束后的第十个月。
在工业倒影的以太世界中,在高耸入云的烟囱侧面开出的一个平台上,“工业”正没事干坐在这里,看着自己缔造的“概念”。
此时在“工业倒影世界”的远方,工业化的边界正在缓缓朝着外部推进。嵌入土壤的河流,被水利堤坝保护;森林被道路和大厦约束在留守的方块区域内;管道在地下延伸,而电灯在建筑上点亮。
卫铿若有所感,手中出现一台笔记本电脑。开始记录信息。
卫铿打的字,以工业鸣笛的方式,在整个以太界中回荡:“工业崛起,在于发起动员,让动员产生对全部参与者有所收益的效应。
发起动员:上位者不能单方面想当然认为施与恩德就能得到忠心,而是要对中下层真正需要的事物投其所好。
下位者所需要的,受限于时代、生产力的不同,会不断发生变化,可以是爵位,可以是农田,也可以是房产、工作。
新模式的收益效应:广泛的动员是为了让新模式替代旧模式,而新旧取决于,让更多的参与者受益。动员如果不能产生受益,那么此种动员,是损大众而肥少数。
随着卫铿打入这些信息,整个以太界的工业运转似乎流畅了很多,而以太界边缘,朝着那些农田乡土的地区的扩张规划也变得快了。
卫铿合上了笔记本电脑,而此物折叠缩小成方块,最后也消失在以太界的空间中。
~
这个世界奥术师中的大多数,是用书籍作为储存奥法信息道具。
事实上很多魔法书翻开一页后,就能将阅读者的思维拽入信息世界,书本只是形态。
这个笔记本电脑,也就是卫铿编写的“工业宝典”了。现在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将新的概念填充到了“工业神格”框架。
关于对“工业”的理解,
卫铿自己会对各种情况都有独立的判断。
但是想要阐述出来,各种概念的轻重缓急排序,一时间很难一一说明。
所以东方哲学家:读圣人书,只能得知圣人一二。尽信书,不如无书。
卫老爷是很反感教条化的,但是在这个量子信息存续的世界中,必须要编写教条给这些“二极管”凡人们。
神祇的存在就是基于一些被凡人意识默认为“恒定的信息”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8/14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