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我的新大明第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92


郑国忠笑着问:“要怎么收拾?又要怎么分化?”
郑太后则道:“可不能把道子收拾得太惨了......哀家会心痛的!”
“姐姐放心,”郑国贤笑道,“小弟一定让诸葛道子为姐姐所用。”
“这还差不多,”郑太后问,“说吧,你想怎么做?”
“咱们先来个借刀杀人,让诸葛世家的人自己去收拾诸葛道子,”郑国贤笑道,“武乡侯一房在诸葛世家中的地位仅次于武王一房,但是现在又没有军师在位,正好是各房打压他们的机会。原本有个诸葛八十八紧跟着诸葛老头,又有个人人都称才俊的诸葛道子,武乡侯一房的地位稳如泰山,现在可好......没了道子,只剩个胖子,一定是撑不住局面的。等到诸葛道子被收拾了,我们再出面当好人,替他开脱,再把娜塔莉女大公送给他,这样他就能为我们所用了。”
郑国忠道:“他脑子都坏掉了,还怎么为我们所用?”
“十八哥,”郑国贤笑道,“诸葛道子只是失去了一部分记忆,脑子应该还是挺好用的......要不然他能把娜塔莉女大公带回来?他能把罗刹国的铁甲舰订单抢到手?金国的道光帝和和珅会把纳兰仙子这样的货色送给他当炉鼎?这两位可都是出了名的老狐狸。
另外,我们雪中送炭。拉诸葛为道一把又费得了什么?娜塔莉女大公送他做老婆又如何?如果不是诸葛有德的遗计,圣上怎么可能娶个罗刹女大公?现在暹罗郑氏的公主们还等着嫁给圣上呢!现在诸葛道子自己坏了他爹的计策,不正中我们的下怀?暹罗出的价码可不低啊!
而且诸葛道子的失忆......能失多久?如果好了呢?那我们可就赚到了!”
===第二十七章
天机在哪里?就在北理工!(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求追读)===
一长列火车在一片腾腾的白色蒸汽中,鸣着汽笛,隆隆地缓缓驶进北京西直门附近的北火车站,也将诸葛为道送到了一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首都北京。
诸葛为道上辈子不是帝都人,不过却在北京念了大学,他的大学母校距离西直门还挺近的......也不知道现在哪里是个什么状况?
而这辈子的诸葛为道那可是地道的北京诸葛!虽然诸葛世家的祖籍并不在北京,但是自打大明还都北京之后,诸葛世家的成员就大多搬迁到了北京。在来北京的路上,诸葛为道的经理何天然还告诉他,他在北京还有自己单独房子。好大的一个四合院,位置就在皇城边上的西院勾栏胡同......勾栏胡同?听着还挺热闹!
不过他这不是失忆了吗?
所以对于这个工业化大明的北京城,对于自己在西院勾栏胡同的家,对于他失忆前的生活,那是没有一点印象的。当他走下站台的时候,他就跟个才从老家来北京闯荡的大明北漂一样,张着嘴巴,瞪着眼睛,东张西望的打量着四周的车水马龙的街道、高大气派的建筑和来来往往,看着都非常精神的行人。
1826年的中国,居然可以这样的富裕、繁荣和先进!
实际上当火车在昨天傍晚驶入宣化城的工厂区的时候,诸葛为道已经被所闻所见的重工业厂区给惊到了......虽然那些工业设施和21世纪已经爬上世界工厂位置的中国所拥有的重化工业设施是不能相比的,但现在毕竟才1826年啊!
哪怕这个1826年的科技因为武忠王的出现而加速发展,大约已经达到了另一个时间线的1896年的水准,但那种规模的工业设施,在另一个时间线的1896年,恐怕也没几家能拿得出来吧?
而当火车通过八达岭隧道,进入燕山以南的平原地带后,诸葛为道又见识到了铁路沿线的繁华。一看就知道非常富庶的小城小镇一座接着一座,这些小城镇之间都是用木栅栏隔开来的一座座家庭农场(牧场),每一座农场(牧场)的占地都在百亩上下。汽车和拖拉机应该还没有发明,所以铁路附近的乡间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装满了农产品的四轮马车。农场(牧场)的房舍看上去也都很结实很漂亮——诸葛为道知道,中国人有了钱就喜欢买房建房,所以看某处的民生如何,一般看民宅就知道了。
诸葛为道这一路,就没看见什么破破烂烂的房子,而且那些用木栅栏和竹篱笆隔开的农场的占地面积都差不多。很显然,自武忠王时代开始实行的均田制(同时也限田)至少在北京周遭一带,还维持的相当不错。
而当火车进入北京近郊之后,属于世家勋贵的园子就开始多了起来。不过这些园子仅仅是园林式的住宅,虽然豪奢,有些个占地还挺大,但是宅子周围的土地却依旧被农民的家庭农场(牧场)所占有......很显然,以诸葛世家为首的八大世家的“怂”不仅是对外的,同时也是对
诸葛为道就知道,这武忠王传下的秘籍里面一定没少说各国造反杀皇上的事儿!所以那帮怂诸葛才会一直坚守着抑制兼并,保护私人小农场(牧场)的底线——懂历史的都知道,无地赤贫的农民往往是造反的主力军,而拥有家庭农场的富农往往是保皇党人。
同时根据大明初中和高中历史课本的记载,大明帝国还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全民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的国家——在法国人杀了路易十六后,大明议政会就光速通过了相关的决议,大明朝廷也在第一时间予以批准!
所以在全欧洲都忙着扑灭法国革命的当口,大明朝廷却在到处找钱给老百姓搞福利......当时大明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和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城市贫困人口。大概在翻看了“武忠王秘籍”的怂军师看来,他们就是潜在的反贼,必须立即安抚!
除了抑兼并和发福利之外,历史课本上还说诸葛世家的怂军师们一直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这一百多年来在全国各地投资兴办了三十九所大学,这些大学都被称为隆中系,都是公认的一流大学。而在北京一地,则有八所隆中系的大学,其中又以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
“北京理工排第一......有古怪啊!”站在北火车站外头了会儿风景的诸葛为道忽然想起了隆中系大学中的北理工,仿佛明白了什么,于是就扭头问自己的大哥道,“大哥,这北京理工大学是不是在中官屯?”
中官屯就是中关村,那地方原来是个太监庄,中官就是太监嘛!后来有人觉得中官屯不好听,就改成了中关村。
“什么中官屯?”诸葛为学瞪了弟弟一眼,“中关村!咱家在北京的祖宅在哪儿你都忘记了?”
诸葛为道还真忘了,他赶紧回头望着郭小宝和何天然——喻辉下来火车后就叫了辆出租马车入西直门去外交部复命了,郭小宝和何天然都算是诸葛为道的手下,而且他俩在北京都没房子,全都住在诸葛为道位于勾栏胡同的大宅子里,所以现在只能继续跟着他。
看见诸葛为道的眼神,两人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替他解惑。
“道子兄,这中关村就是原先的中官屯,中关村之名是武忠王所改。当年北伐功成,朝廷还都北京时,给八大王在北京城外赐田,武忠王就要了中官屯周围一带,并且将中官屯改名为中关村。”
“武忠王先是在中关村修了新隆中庄,后来又在新隆中庄里面开办了一所理工学院,就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这也是大明的第一所新式大学。在这之前,大明只有新式书院和军事学院,没有新式大学。”
办教育的事儿很难揠苗助长,只能一步步来,先办好相当于初中、高中的书院和急需的军学,然后在按部就班的办大学,这才是正道。
诸葛为道自己就是个老师,对于武忠王的这种严谨认真的办学思路是非常赞成的,所以当下就点点头道:“有空一定得去北理工和新隆中庄瞧一瞧。”
诸葛为学则接过弟弟的话说:“别等什么有空了......今儿咱们就去!”
“今天就去?”诸葛为道一愣,“不回府了?”
诸葛为学袭了武乡侯的爵,在北京城内有自己的侯府。诸葛为道的后妈和弟弟妹妹,现在也都和诸葛为学一起住。诸葛为道虽然有了私宅,但是在侯府里面也有房间。
“不回去,”诸葛为学叹了口气说,“明天军师团有话要问你......所以咱们今晚就住老宅大楼吧。”
其实诸葛为道是被控制了——郑家想要拉拢诸葛为道的企图,当然瞒不过一群能掐会算的军师。所以诸葛为学已经得到密电,让他直接把弟弟带去新隆中。
兄弟两人正说话的时候,接他们去新隆中庄的马车也到了。马车一共有两辆,诸葛为学和他带着的几个护卫坐一辆,诸葛为道则带着愁眉苦脸的郭小宝、何天然坐一辆——这俩货都知道军师团问话那是客气的说法,军师团要审诸葛为道才是真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