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0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447


还有另外一面就是,赵红树很好学,也耐得住寂寞。
赵红树,乃罗志学亲兵出身,早期其实混的不咋地,但是这人有些野心,也肯学,同时他也没让自己局限在骑兵上。
老早的时候,他和很多早期将领们一样,被打发道了守备部队里带兵,说是去带兵,但是谁都知道去了守备部队,就别指望能够回到野战军,更别指望爬上高位了。
但是赵红树不一样啊,人家虽然去了守备部队,但是不死心,脸皮也厚,没事就给罗志学写信刷存在感,还表现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态度,硬生生给自己蹭了好几次进修班的学习机会。
他自己也是请了老师读书认字,顺带学习各种兵书之类。
后来守备部队被撤销,很多当时的守备军将领在那个时候被直接安排退役,但是他又给罗志学写信啊,说是想要继续从军杀敌云云……
于是乎,他被安排到了乙等师里任职,那个时候他的军衔已经是变成了陆军准将了。
这个时候,普通人基本也就不折腾了,熬两年,向上头暗示一下自己要退役了,那么上头也就该给你安排一个陆军少将的军衔,今天晋升明天退役。
留个体面,也能确保更好的转移安排待遇。
但是人家赵红树不一样啊!
他在乙等师里拼命的折腾,硬生生把一个乙等师里的骑兵营给练出来了,参加山西那边的几场战斗表现不错。
这才重新进入了高层的视野!
当然了,谁都知道他是罗志学最早的四个亲兵之一……多少有点旧情在。
陛下不说,不做,但是臣子得做好啊!
于是乎,赵红树不久后调往山西战役司令部麾下的一个骑兵旅旅长,依旧是陆军准将军衔。
山西战役获胜后,山西战役司令部被撤销,众多部队和将领被编入宣大边防司令部,他也就顺势成为了宣大边防司令部骑兵参谋长,同时晋升为陆军少将。
主导了宣大边防司令部所辖的众多骑兵的整编事宜,先后整编了第四骑兵师、第五骑兵师。
年初,熬了好几年的他终于晋升为陆军中将,担任新设立的第二骑兵军军长。
赵红树,走的是一条和很多早期伏牛山时期将领不一样的道路。
他没有躺在早年身为罗志学的亲兵的优越身份而过日子,而是不断的充实,不断的学习,最终一步一步台阶,成为了陆军高级将领。
你可以说他厚脸皮,但是不能说他不努力!
——
和他同时期的其他早期将领。尤其是罗志学早期的那些亲兵们,大多已经泯然众人,虽然基本都混上了一个校官甚至准将、少将的头衔,但是也就那样了。
大多军衔还是今天晋升,明天就被调往地方守备司令部了,没多久就被安排退役转业了。
比如林冬生、许河这几个伏牛山时期的哨长,甚至营长,现在都已经在野战部队、四大部两总监里看不见他们的身影了。
林冬生,前年就已经调任江南省守备司令,任职一年后,以陆军中将军衔转入预备役,现在在金陵城起了富贵轻松的生活,连军装都已经不再穿了。
许河,他也是老早就被调往守备师任职,然后在乙等师里混了两年,但是始终没能混起来,一直都是挂着陆军少将的军衔。
去年秋天,罗志学召见一批开国老臣的时候,许河找到了罗志学诉苦,虽然没直接明说,但是也暗示了希望能够在退役之前,把军衔再往上挪一挪。
开国早期的那一批重要将领里,只要没死的,全都是中将往上,就他许河一个少将,丢不起这个脸。
面对这种老将的请求,罗志学自然不会驳回,当场安慰了几句,数天后,就有圣旨下发,调任许河担任某省守备司令。
而大楚帝国里的一省守备司令,标配陆军中将衔,因此许河得以晋升陆军中将。
但是许河实际上根本没去上任,而是在金陵城称病……因为他很清楚,那位置根本就不是他的,只是暂时借给他一段时间解决军衔问题。
一个月后,许河上书乞骸骨,罗志学拒绝两次后,第三次正式批准。
由此,许河以陆军中将衔退役,同时获封侯爵,不过这个侯爵并不能原爵承袭三代,只能是许河一个人,等他儿子继承爵位后,再以伯爵承袭两代。
这种爵位比较特殊一些,和之前大楚帝国授予出去的原爵承袭三代侯爵,减等承袭制男爵世袭罔替不一样。
是最近两年,罗志学专门为了安置一些功劳大,但是能力跟不上已经逐步退出军界的开国功臣所用。
具体下来就是,功臣本人获封侯爵爵位,第二代则是减等承袭伯爵,第三代继续承袭伯爵,第四代减等承袭子爵、第五代减等承袭男爵,第六代减等承袭至勋爵,勋爵可世袭。
而这个勋爵,也是罗志学搞出来的一种用于安抚功臣的荣誉性头衔,这个头衔连爵位俸禄都没有,也没有任何特权,只有一个荣誉头衔,专门授予非世袭的高级贵族的后代。
帝国里目前的功臣爵位,目前其实就两种:采取减等承袭至男爵世袭,减等承袭至男爵削爵。
至于什么原爵承袭三代,这是属于特殊恩典,只授予少数战功显赫的公爵,侯爵,不属于常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7/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