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0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447


而为了保护骑兵不被反作用力所伤,第四胸甲骑兵团的骑兵们采用的还是空心骑枪,这种骑枪在遭到巨大撞击力的时候,会直接中间折断,进而保护骑兵……
要不然的话,冲击撞击下,敌人会被骑枪撞飞出去,而手握骑枪的骑兵恐怕也得倒飞出去,受伤甚至死亡是必然的。
他们正前方的东掳骑兵们,就是被这种空心骑枪大量杀伤进而直接完蛋。
因为骑枪的长度优势,再加上密集兵力所带来的局部兵力优势,如此也就让第四胸甲骑兵团哪怕到杀穿敌人中军阵列之后,依旧没有太大的伤亡。
这让第一次发起大规模实战冲锋的第四胸甲骑兵团的骑兵们,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他们其实也都是老骑兵了,经历过的大战小站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这么轻松的冲锋作战,说实话他们还是头一回遇上。
第四胸甲骑兵团里的骑兵们,可不是新兵蛋子里直接训练来的,而是从全军骑兵里择优选拔的。
很多也是早年明军骑兵甚至贼军骑兵出身的老骑兵,骑马作战少的都有五六年功夫,多的甚至都十几年了。
也只有这些精锐骑兵,才能够通过考核最终入选近卫军第四胸甲骑兵团这支大楚帝国的第一支重骑兵部队里。
在他们的认知里,骑兵冲锋不该是这样的,哪怕是他们亲手打出来的,哪怕以前训练的时候,上头的军官们已经多次强调这种骑墙冲锋的优点。
但是真正亲身经历的时候,他们还是难以相信。
而相对于普通骑兵们的惊讶,亲自率领骑兵发起冲锋的盛玉书近卫少将,则是要淡定的多。
这种情况,已经在他的预料之内!
当他提前下令发起冲刺,对面的东掳骑兵被迫也冲上来迎战,而且用的依旧是传统骑射骑兵的那种稀松阵型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结果。
——
哪怕这也是盛玉书第一次带着骑兵打这种战斗,但是以往的众多演练以及战术推演以及数据统计不会作假!
采用骑墙密集队形进行冲锋的时候,对上传统骑兵的就是能打出这么个结果。
盛玉书一直都这么坚定的认为!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力支持近卫军搞胸甲骑兵,搞骠骑兵了。
要知道他可是近卫军骑兵司司长,放在陆军那边也就是骑兵总监了,乃是近卫军里的骑兵一号人物。
至于钱泰近卫中将,虽然他也是胸甲骑兵的支持者,也还是骑兵出身,但实际上钱泰在近卫军骑兵发展这上头,话语权还没盛玉书来的大呢。
钱泰中将的诸多想法,都是需要通过盛玉书来视线的,如果盛玉书不同意钱泰的看法,那么钱泰也没办法越过盛玉书这个骑兵司司长,直接搞出来一个第四胸甲骑兵团以及三个骠骑兵团。
说到底,近卫军能够搞新式骑兵,那是因为盛玉书自己就是一个新式骑兵,尤其是墙式冲锋骑兵的坚定支持者。
他老早就认为,墙式冲锋骑兵才是未来!
并且认为,墙式冲锋骑兵要想获得更大的战场优势,骑兵就必须集中使用,不能和传统的骑射骑兵一样,分散出去搞袭扰之类的,哪怕冲锋作战也是稀松的很。
他认为骑兵冲锋作战的时候,密度是第一要素,只有兵力密度上来了,那么就能够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
而追求兵力优势,一向来都是将领们的追求。
如果深究各类战术战法,甭管是迂回还是奔袭等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追求兵力优势,尤其是追求局部上的兵力优势。
嗯,后世的近现代战术里,比如苏联的大纵深战略,里头的有一个核心战术思想就是:集中大部分的火力以及兵力,重点突破敌人的,某一个区域,撕碎它,然后机械化部队从这个缺口冲进去,进行大范围的战略迂回或突袭,最终迫使敌人在正面撤回或直接战略包围敌军。
这追求的就是局部上的火力以及兵力优势。
再比如德军闪电战,里头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战术思想,那就是把坦克等机械化兵力集中起来使用,然后形成拳头进行突击,大范围的战略迂回。
这,依旧是追求局部上的兵力以及火力优势。
等到美帝上场,他们倒是不搞这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了,直接来一个全面加强的火力优势,普通步兵师都能给你配一个坦克团……各种支援火力多不胜数。
但是说到底,美帝追求的依旧是兵力/火力上的优势。
只不过其他国家国力不咋地,只能追求局部优势……美帝国力牛逼,直接追求全面优势。
盛玉书就一直觉得要追求兵力优势。
尤其是当己方骑兵数量比较有限的时候,就更需要集中骑兵,形成一个拳头,在局部上形成骑兵兵力上的优势。
而具体到战术上,那么骑兵阵列就必须提高兵力密度,在有限的战术宽度里容纳更多的骑兵!
而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大楚帝国陆军和近卫军这几年一直搞的骑兵密集阵型。
只不过想要搞这种密集骑兵阵型也不容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9/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