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447


通过持续改变他们的文化语言,穿着,生活习惯乃至到思想,再通过持续的通婚。
让他们从文化再到血脉上,都彻底变成无可争议的汉人。
这也是大楚帝国对外边疆地区的一贯政策!
尽可能的让当地人融合到华夏大家庭里。
多民族国家,天生就容易出现一大堆的破事。
尤其是主体民族人口比例过低的国家,结局往往很悲惨,比如奥匈帝国……都直接崩溃了。
哪怕是主体民族占据优势的国家,内部往往也是有各种破事,尤其等民族主义觉醒后,一些非主体民族就会各种搞事,甚至谋求独立,搞大屠杀什么的。
臭名昭著的卢旺达大屠杀,就是典型的民族冲突。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卢旺达的两大民族,还是以前的殖民者们为了方便管理,直接以简单的外貌和体型强行制造出来的两个民族……
哪怕是发达国家里也少不了这些破事,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英国的爱尔兰地区,甚至就连现在的苏格兰都想着玩独立。
罗志学可不愿意几十年后,自己的帝国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所谓的民族,然后谋取所谓的独立,那样可就太扯淡了。
所以罗志学和过去几千年来的老祖宗们一样玩融合……
大家都是一个民族的,自然也就少了很多破事,可以有力一起使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而这个融合过程里,绝大部分当地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他们只要一口饭吃,能过上好日子,并不在乎上头的是皇帝还是土司又或者是什么汗。
更不介意换穿汉服,用筷子,说汉语。
甚至,他们还挺高兴能够生活在大楚这个文明国家的治下。
在大楚治下,好不好先不说,但是再怎么样,也比土司们当农奴强得多啊!
真正对融合政策有意见的,甚至有所行动进行实际反对的,还是那些当地实际掌控当地权力,有不甘心放弃权势的当地上层权贵们,比如土司什么的。
而这些人,也是楚军重点清剿的目标人群。
一边拉网式清剿下来,哪怕没能把所有反对者都直接剿灭干净,但是也能够摧毁他们拉以生存的根基,哪怕他们藏得好,但是余生里也只能和老鼠一样躲着过日子,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第五百七十五章
刻不容缓的医疗改革===
承顺八年的大楚帝国,整体是平静的,哪怕是夏秋时分,大楚帝国连续在东北以及漠南蒙古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但是战争也只局限于在上述区域。
甚至在关内河北地区,除了可以在官道上经常看见一队又一队运输辎重的陆军运输车队持续往北边草原或东北而去外,其实普通人也感受不到战争的气氛。
战争,距离普通人太远了。
更关键的是,东北和漠南地区的战争看似规模浩大,楚军动用了大量的兵力,但实际上烈度并不高。
满打满算,楚军也就和东掳人在松花江南岸打了一场数万人级别的大规模战役,剩下的都是一些几百人,几千人的中小规模战斗。
这种看似规模浩大,实际上烈度不高的战争,对于大楚帝国陆军而言,也就是稍微活动了一下筋骨,更多的还是当场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顺带剿匪。
毕竟在东北区域的大规模战斗,其实也就和剿匪差不多的程度。
东掳人,在承顺七年以后,就已经不是大楚帝国的强敌了。
因此,承顺八年夏秋的这一场战斗,对于大部分大楚帝国的国人而言,也就是大楚邸报上的些许捷报报道而已,实际上并没能感受到战争的气氛。
大楚帝国各地里,战争并不是人们讨论的日常,一些日常事情才是他们讨论的重点,即便是一些读书人,士绅们讨论国家大事,更多的也是说一些内部的政策,比如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政策和工商政策。
尤其是农业政策,大楚帝国在承顺四年开始的五年农业发展计划,如今已经是进入了第四个年头。
过去的四年里,大楚帝国从多方面扶持农业发展,大量的水利设施被修建了起来,防洪堤坝、灌溉引水渠、大量的水井都被修建了起来。
同时为了更好的扶持农业生产,大量的官办中、小型机械厂也是在众多的府城乃至一些大县的县城里被修建了起来。
这些采用水动力机械的机械厂,看似不起眼,但是却给大楚帝国带去了剧烈的变化。
更多,更好的大量铁制工具被生产出来,然后平价推向市场,进而被农民们以及众多的手工工匠们所获得,继而抬高了他们的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这个词,咋一看似乎还觉得有些虚,但是却实打实的改变人们的生活。
农民们耕种土地的时候,更加省力了,他们也就能够同时耕种更多的土地,尤其是一些地广人稀,依旧有着大量可开发耕地的地方,当地的农民们几乎都在屯垦开荒。
虽然依旧很辛苦,但是收获的粮食却是更多了,在交收后可以留下来的口粮也就更多了。
更不要说,大楚帝国为了扶持农业发展,对开垦荒地还有着三免两减半的农业税优惠措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4/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