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5/1447


当年楚军和东掳人的一场大规模骑兵会战,双方参战骑兵数万人之多,结果却是豪格率领的东掳骑兵惨败,后续的一些野外会战,东掳人也是以惨败而告终。
这些情况,准格尔人甚至都不用劳心劳力去搜集各种情报,都能知道……毕竟当初的这些大战,几乎传遍了整个草原乃至整个东亚地区。
强势的东掳在短短一两年之内就被楚军彻底干掉,这可是惊掉了一堆人的下巴。
这些,都足以证明楚军的野战能力,尤其是正面会战的能力之强悍。
东掳人为什么和之前的明军一样玩守城作战为主的,还不是因为野战打不过,这没办法才只能守城啊。
如此情况下,准格尔人只要不傻,那么就不会轻易和楚军玩正面决战。
按照这么个思路,廖洪坡陆军中将的作战计划,是以强攻哈密城来进行准备的,要不然他带上第二步兵师这个战备甲等师干啥,可不就是为了攻城用的嘛。
但是没想到准格尔不按照套路来,竟然敢主动出城,在原野上和楚军来一场正面厮杀。
解雇,楚军虽然也获得了一场大胜,但是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卓特巴巴图尔虽然战败了,但是损失的都是炮灰兵力以及其他部落的兵力,他自家的本部嫡系五千多骑兵以及同属准格尔部的大几千号人都还好端端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也就是说,实际上楚军想要通过哈密一战,歼灭准格尔在东部地区主力部队的战略构想已经落空了。
不过好说好歹,哈密城是顺利拿了下来。
虽然城内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不仅仅人口和物资都被准格尔提前带走,就连城内的一些建筑也是被放火焚烧。
但是大楚帝国要的也不是城池本身,要的只是哈密城周边的绿洲地带而已。
因此从整体战略上来说,楚军依旧是获得了极大的胜利。
随着廖洪坡陆军中将的捷报传回嘉峪关,很快,大批修建防御工事以及屯垦所需的物资,包括各种工具,粮种,牲口就从嘉峪关出发,准备前往哈密城进行军事屯垦。
和大量物资一起过来的,还有数千名屯垦营的青壮。
甘肃巡抚衙门早早就准备好了相关的物资以及屯垦青壮,就等着前线军方拿下哈密绿洲后就前往开发屯垦。
接下来,哈密以及哈密以东地区,将会进入一个密集的屯垦状态,以期待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地产出大批的粮食供应当地屯垦青壮以及驻军。
只要哈密、瓜州、沙洲三地的军事屯垦能够成功,那么等到明年的时候楚军在河西走廊方向的后勤压力就会大大缩减。
当后勤压力减小,不用大后方持续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大输血的时候,才代表着大楚帝国在河西走廊西部地区,也就是关西地区站稳了脚跟。
至于现在……只是无根浮萍而已,一旦河西后勤线出问题,前线的几万大军就得饿肚子。
基于这样的战略局面,廖洪坡陆军中将也暂停了继续向西进攻的作战,开始下令哈密方向的驻军构筑防线,设立外围巡逻警戒线,派出中小规模的骑兵部队在外围进行扫荡,拦截作战。
同时也配合了哈密知府衙门进行屯垦开荒!
为了加强当地的防御能力,廖洪坡陆军中将又向上级申请,调集了一批火炮到哈密进行部署。
楚军看似调集了大批火炮进驻,然而实际耗费并不会增加太多,因为这些火炮调集过去后都会固定部署,用于防守作战,不会轻易用于机动作战。
炮兵这东西虽然很贵,但是你要看是谁,以及怎么用。
对于楚军而言,炮兵部队的成本主要是三大块,一个平日的维持费用,简单来说就是人吃马嚼;另外一个就是作战以及训练的弹药费用,最后则是火炮本身的采购成本。
如果是野战炮兵部队,那平日里的维持成本可高了去,人多骡马也多,比同等兵力的步兵部队要高好几倍呢。
但如果是防御性质的炮兵部队,这东西的成本就少多了,骡马可以不用,后勤人员也可以大幅度裁减,就连炮组成员都能缩减。而防御性质的火炮,也就平日里训练的时候偶尔打个实弹,至于作战,那得敌人主动打过来才有用武之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因此,固定部署在各要塞,炮台里的炮兵部队,其实耗费并不大。
至于你说火炮本身的成本……这玩意相对于维持费用和弹药费用而言其实很便宜的。
一门上好的青铜115毫米野战炮,也就六七百楚元而已,咋一听似乎也不便宜,但是你要知道这是大楚帝国……
一个每年军费都几千万楚元的庞大帝国!
而这些固定部署的火炮基本也不用考虑机动性,能容忍更大的重量,所以还能采用铁铸火炮,而铁铸火炮的话,这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到一两百楚元。
两三百楚元一门的铁铸115毫米野战炮,还没炮组成员一年的伙食费高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5/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