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447


不过在搞板甲之前,他还得先解决材料问题。
要造板甲你得有钢料吧,这玩意可不能直接用铁料打造。
直接用铁造板甲的话,那毫无意义,铁甲太厚了士兵穿不了,铁甲士兵能穿了,但是又太薄以至于连箭都挡不住。
过去一千多年来,不是没人用铁搞类似板甲的这种大面积甲片盔甲,但基本都不靠谱,搞出来也只是给普通士兵用的廉价货。
板甲这玩意吧,首先得是钢的。
先有了钢,然后你才能讨论用水力设备进行加工,这个先后顺序是不能搞反的,搞反了就是用处不大的铁板甲……这玩意的防御力还不如现在保乡营自行打造装备的普通版本的布面甲呢。
罗志学之前也尝试过琢磨炼钢,不过一时半会没能搞出来,后头又忙着抗击明军入侵,因此也就把炼钢给落下了。
现在罗志学心里已经是琢磨着,回头得研究研究这个炼钢问题,争取搞出来量产钢料的办法。
嗯,重点在于量产这两个字。
如果只是随便搞一点出来,直接百炼钢都可以了,弄出来的钢还特别好呢……
但是这样搞出来那么一丁点的钢对罗志学而言没什么太大意义,
他又不是欧洲小贵族,打仗需要自己带着几个骑士,穿成肉罐头一样亲自上阵,他要的是大量钢料,要的是可以大规模列装普通士兵的钢制板甲。
嗯,还得足够廉价!
===第七十章
统一度量===
对于板甲,罗志学是有些想法的,但也仅仅是一些小想法而已。
但是相对于板甲,其实他更加注重钢材的量产以及加工的技术本身。
如果能够量产钢材,哪怕只是近代时期的那种小规模量产,并能够进行大规模加工,那么用处大了去。
不管是机械还是军事又或者是其他诸多方面,都能够得到极大的推动。
只不过想要和近代工业国家一样,直接大规模的生产钢材这难度太大了,这背后需要的是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远远不如现在的罗志学所能够折腾的。
所以罗志学也就把目标放在了现在人常用的一些炼钢办法上,比如宋铁匠他们现在用的炼钢法。
罗志学看过他们之前在三水村炼钢,大体上就是以熟铁为料铁,并放上生铁,高温使得生铁融化后渗入熟铁当中,进而得到粗钢。
整个操作方法其实挺简单的,随便搭个炉子、风箱就能够搞。
但是这种土法炼钢产量非常低,至少和罗志学心目中的钢材大规模量产不沾边。
而产量低也就意味着价格高,难以推广大量使用。
罗志学打算后头和宋铁匠琢磨琢磨,改进现有炼铁、炼钢的技术和工艺,争取进一步提高钢铁产能并降低成本。
如果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的话,罗志学也不介意直接使用传统方法练出来的钢材打造刀、矛、板甲等武器装备,用以装备精锐部队。
——
看过盔甲的生产后,罗志学带人继续前往箭厂和弹药厂进行了视察,箭厂没啥好说的,就是打造箭支的地方,也没啥特殊先进的工艺,不外乎就是利用了一些原始的机械进行加工而已。
这些主要是为了节省人力,用于重复性比较高,用力也不大的工序上,比如打磨,转孔等工序。
弹药厂那边,主要还是生产实心炮弹和霰弹,铅弹,另外也在尝试自行制造火药,只不过自行火药的原料也需要外购,并且硝石、硫磺这些东西还特别贵,唯一值得注意的是,罗志学稍微改进黑火药配方。
黑火药配方这东西后世很多人都知道,不外乎就是硝石75%,硫磺10%,木炭15%,你说你不知道?现在不就知道了嘛……反复背诵一百遍牢记在心,以后穿越到古代要用的。
再有什么原料提纯、火药颗粒化等工艺,明王朝时期其实已经很完蛋了,和欧洲同期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欧洲同行们很多使用水力机械进行加工,提升了生产效率,而明王朝的工匠们大多还停留在人力阶段。
后续如果产量需求大的话,保乡营这边的弹药厂也能够在火药生产环节里上水力机械的。
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难度,只看是否需求罢了,主要是打造一整套用于火药生产的水力机械也是耗时耗力,成本不低的,如果需求不是太迫切的话,还不如直接人工搞呢。
而现在保乡营这边的火药生产,自然是小作坊中的小作坊,连原料都没多少,需要的人也没多少,现在一个月能够弄出几百斤火药就很不错了,上什么水力机械啊,直接人工生产,顶多弄点辅助机械工具就完事了。
看过了箭支和弹药生产后,罗志学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前往火炮厂,不过现在的火炮厂里没啥好看的,毕竟火炮的生产动不动就是几个月的,现在都还停留在制作模具的阶段。
罗志学只是去逛了一圈,再一次强调了铸造火药要保持保量后就转头去了火枪厂。
火枪厂才是今天罗志学视察兵器作坊的重头戏。
因为根据罗志学对步兵的改革,未来对火枪的需求会非常大,一个步兵哨就得六十只火枪。
现有的五个步兵哨如果全面改革换装,就得需要三百支火枪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