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1/1447


农畜牧业在后世人看来,兴许不够高大上,远远没有蒸汽机,火车,轮船的,电磁等工业领域里的研究那么吸引人注目。
但实际上,在目前大楚帝国的一系列科研资金拨给里,农畜牧业所获得的研究资金,远超工业项目所获得的研究资金!
只不过农畜牧业的各项研究比较分散,项目太多,每个项目也不算太大,这才导致看起来不成规模。
但是算总额的话,农畜牧业,也就是第一产业的相关研究资金,是要超过第二产业的!
农畜业里的各种研究非常多,有些是后世人比较熟悉的,比如说杂交水稻的研究,大楚帝国在广西、海南以及广东一共设立了三所专业的杂交水稻研究基地,专门研究培育高产水稻。
而水稻,只是大楚帝国了一系列庞大农畜牧业研究的一部分而已,只能说规模比较大一些,名义也大一些。
但实际上,获得更多资金,也获得更多人力物力支持的小麦研究,因为小麦才是当代大楚帝国的主粮,哪怕是南方地区里,很多地方都会种植冬小麦。
因此小麦的相关研究就非常重要了,通过选种育种,通过观察各品种对各地方的适应能力等等,为此,小麦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光是专业的试验基地就建立了五所,比水稻基地还多了两所。
除了杂交水稻、优良小麦研究外,其实大楚帝国还有不少非常重要,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领域的研究,比如其他几种可以充当主粮的粮食的研究。
即番薯、玉米、土豆这三种农作物,这三种农作物有好几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属于外来农作物,都对土地要求不高,而且都能充当主要辅粮,甚至特定情况下也能充当主粮。
之前这些农作物在华夏大地上已经有了少量种植的记载,但是并没有形成规模化,最重要的是这些外来农作物受到气候环境等影响,其产量并不算高。
冷门常识,这些外来农作物刚进入华夏地区的时候,其实产量都不咋地,要等到经过长时间的繁殖选种后,才出现产量比较高的农作物,这也是为什么番薯在明朝就进入华夏地区,但是在清朝才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的缘故。
当然了,这也和官府重视与否,有没有进行了选种和推广等因素有关。
大楚帝国显然是重视农作物的选种以及对优良农作物的推广研究的,因此农林部下属就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各种农作物,包括这些外来农作物进行培育选种等研究,以得出更加优良的农作物。
杂交水稻项目,也是一系列农作物研究里的一部分。
除了粮食外,还有各种蔬菜,水果,工业原料等各种乱七八糟的经济作物、畜牧业等研究。
经济作物里,比较典型的就是生丝产业里的桑树、棉花、大豆、桐油,橡胶树等等经济农作物,其中以棉花为甚。
大楚帝国可是有专门的棉花研究机构,专门培育优秀棉种。
棉花这东西,对于大楚帝国而言可比什么生丝,羊毛之类的重要多了,棉纺才是支撑起来大楚帝国纺织业偌大江山,继而带动大楚帝国工业化迅速展开的拳头利器。
相对比之下,丝纺业以及毛纺业要差了一些。
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上下都非常重视棉花的选种以及种植问题,不仅仅选择本土棉花进行培育,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海外地区的棉花进行研究,尤其是大名鼎鼎的埃及棉更是重点研究对象。
埃及棉可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棉种,它的纤维不仅仅长,而且还强度非常好,非常适合进行机械化大量生产,大楚帝国大量进口的棉花,大部分都是进口这种棉花,主要进口地区也不是埃及,而是印度……
这种棉花虽然称之为埃及棉,但实际上原产于印度,并且在当代的印度里也广泛种植,只是被阿拉伯人带到埃及后种植,然后在欧洲世界里出了大名,进而被称之为埃及棉。
但是实际上,如今的印度半岛地区里,就很多地方种植这种长绒棉,以前他们生产的棉花普遍用来自用,手工织布后自用或出口,但是如今很多种植棉花的印度半岛地区的地主权贵们,开始选择把棉花直接卖给大楚帝国的商人了。
不是因为价格更高,甚至价格比以往还要更低一些……
而是因为印度半岛地区里的手工棉纺业已经快要彻底完蛋了……目前也就只有一些印度短绒棉手工纺织的廉价土布还有一些市场,而采用长绒棉纺织的中高端布匹,早就被大楚帝国的机制布打的落花流水了。
如此情况下,大量印度地区产出的埃及长绒棉,除了卖给大楚帝国商人外也别无选择!
埃及长绒棉,也是目前大楚帝国里的第一大进口物资,每年都大批量进口。
而国内也是想要解决棉花自给问题,因此研究并推广优良的长绒棉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
除了一系列的经济农作物外,大楚帝国的农畜牧业里的另外一大分类研究就是畜牧业,也就是优良牛马羊骡驴,鸡鸭猪等各种牲口的培育选种研究。
人们最为熟悉,也是目前大楚帝国实际上投入资金最多的,应该是属于马匹的培育了。
马匹的培育,在大楚帝国初年就开始了,十多年前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立了众多的军马场。
而成果也是相当突出,至少比什么杂交水稻,优选高产小麦等一眼看过去,都看不到成功希望的研究靠谱多了。
其中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全新培育出来的新中亚马,又因为其主要的培育基地位于大马营军马场,而大马营军马场位于河西走廊。
因此这种全新,纯粹人工杂交培育出来的新马种,也被称之为河西马。
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轻型挽马、中长途乘骑用马,优点是耐力上佳,耐寒,容易饲养,高原适应性好;缺点则是爆发力不足,负重能力也相对有限。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轻骑兵用马,也可以充当火炮或辎重挽马使用。
目前大楚帝国里的各骑兵部队都大规模配属这种河西马,这也是大楚帝国大规模培育河西马的缘故。
大楚帝国大规模培育的马种,除了河西马这种主力轻骑兵战马外,还有其他众多马种,包括从各地搜刮来的各地优良马种,包括多种著名的原始马种:汗血宝马阿克哈·塔克马、阿拉伯马、英国纯血马以及西欧地区的西班牙马等。
所以,如今在大楚帝国国内的一些专门的军马场了,是有少量这些外来的马种的,这些花费了不菲代价才得到的马种,一边繁殖培育维持纯血马群,另外一边则是用公马改良其他马种,进行杂交培育研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1/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