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1447


造成这种情况的问题就是缺人。
因为保乡营里的文盲遍地,连各级管理人员都是文盲的情况下,罗志学现在连各种规章制度都还没有搞出来呢。
招揽人才,建立完善的行政、军事管理制度,这已经成为了保乡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问题是,得从哪里弄到足够的人才?
想来想去,罗志学还是把目光打到了林冬生带回来的七个读书人身上。
这七个读书人都是林冬生横扫南部外围各村的时候带回来的读书人。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保乡营攻打的各地主的子弟。
林冬生他们又不傻,不可能前脚杀了他们的家人,后脚又把他们带回来当人才用的。
实际上七个读书人虽然是被绑着回来的,但真不是那些被灭家的地主子弟,而是那些投降限粮后的各地主家庭子弟。
把他们带回来一方面是当人质,这样那些投诚的地主就不会瞎搞了,也方便下一次他们继续去征粮。
另外一方面嘛,林冬生听罗志学说过好几次缺读书人了,所以就干脆把这些人绑了带回来。
罗志学看到这七个读书人后,没有第一时间就进行招揽,而是把他们先是扔到了战俘营里干了几天活,再让人挨个谈话。
无非就是给他们两个选择,一个继续在战俘营里干活,另外一个则是进入各处当文书。
都是干活,但是待遇却是截然不同。
这七个读书人又不傻,人家也知道一旦去什么各处干活,就等于投贼了,这投贼后一旦事情暴露,别说以后想要去科举了,说不准家里都会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他们开始一个个都拒绝了。
然而几天下来,也都陆续屈服了。
战俘营的日子可不好过,天天累的半死还吃不饱,再铁的汉子也熬不了多久啊。
就连黄光茂这个正四品的都司将领,都受不了战俘营的苦楚,前天都是主动说要为保乡营效犬马之劳,对这人罗志学还比较重视,直接给了他一个参谋处高级参谋的虚衔,也不用干吗,先观察着。
那几个读书人受不了陆续表示投贼之后,甭管他们愿不愿意都是陆续到了各处干活了。
看到效果良好之后,罗志学很干脆又让王大壮带着人再走一趟,把他之前去过的各村里的读书人也‘招募’过来。
b罗志学估计着,有了这一批高级人才,再加上之前招揽的山民中的人才以及战俘中里投诚的人才,这初步的管理体系应该是能够建立起来。
至少,公文有人写有人看了不是。
而这,对于保乡营而言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第七十三章
上了贼船就别想下来===
松山村村口位置,最近被新建起来了好几排的木屋,这几排木屋乃是保乡营下设各处的办公地点了。
郭全书就坐在还散发着原木气息的木桌前,拿着毛笔写着。
虽然这毛笔质量不咋地,墨更差,然而他的一手馆阁体依旧写的极为漂亮。
对于自己的书法郭全书一直都非常用功的,多年来费心苦练过,毕竟他是一个志在科举的读书人。
而要想考中科举,没有一手漂亮的馆阁体是不行的。
科举考生都是奔着当官去的,而当官自然少不了写奏章写公文,你不用一手标准的馆阁体,而是用其他飘逸无比的字体甚至狂草,鬼知道你写的是什么……
万一在奏折以及公文里写的字,别人把你的字误认为其他字,那么事情就大条了,轻则误会,重则抄家……
所以,志在科举的读书人,其他先不论,但是一手标准的馆阁体是少不了的。
郭全书也是在馆阁体上下过苦功夫的,也想过有朝一日用自己漂亮的馆阁体坐在朝堂上书写公文。
但是,饶是他想象力再丰富,也不会想到直接有朝一日,会用自己精心苦练过的馆阁体给一群反贼写公文……
这感觉要有多别扭就多别扭。
三天前第一次让他写公文的时候,区区一篇千把字的公文他写了足足一个多时辰,可见他当时心中的纠结以及抗拒。
但是没办法,这不写公文就没饭吃……
郭全书写文一篇公文后停下笔头,抬头看了看门外的阳光,估摸着差不多到午饭时间了,而上头吩咐下来的公文自己还没有一篇没有写完毕,当即按捺住心中的诸多杂七八咋的想法,又是提起毛笔蘸墨继续写了起来。
这公文的题目是《征粮细则初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