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2/1447


“而且铁肋木壳船的建造比纯木船还要更加快速,毕竟不用浪费太多时间等待木材到位,只要资金到位,各种铁制零部件就能够迅速供应上,而船板等各类木料都是普通材料,没有太多的特殊要求,而且我们的库存备货也足够多。”
“设备和工艺上,我们也已经完成了设备升级改造,尤其是蒸汽吊装机已经安装妥当,其他各类专门的加工设备也已经妥当,在这之前,我们也是为海军建造了一艘护卫舰,整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整个工期绝对不会超过一年时间,甚至顺利的话,大概九个月时间我们就能够完成船体的施工,然后开始进行舾装并进行海试,最终交付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一年!”
看着宋总办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对面的南洋贸易公司总办方柳贵微微点头。
对于罗华造船厂的实力,他还是很信得过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把关系到南洋贸易公司以及其他十多家武装贸易公司的未来,甚至夸张一点说关系到印度洋未来局势的第一批武装商船交给他们建造了。
一艘排水量一千八百吨,两艘排水量一千两百吨,六艘排水量七百吨,总计九艘铁肋木壳武装商船的定单,也是国内第一批铁肋木壳武装商船的订单。
由南洋贸易公司以及其他贸易联盟内的十多家武装贸易公司一起出资建造,总价值超过百万楚元。
这种战略订单可不是随便就能够交出去的,对方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可完成不了这样的大订单。
而罗华造船厂,有这种实力!
实际上,目前除了罗华造船厂外,也没有第二家造船厂能够接下他们这一笔庞大的铁肋木壳船的订单了。
因为目前国内有实力建造千吨以上的铁肋木壳船的造船厂,满打满算也就三家,分别是松江海军造船厂,广州造船厂以及罗华造船厂。
哪怕是海军的另外一个亲儿子,也就是青岛海军造船厂,目前都还不具备建造千吨以上大型铁肋木壳船的技术能力,青岛海军造船厂别看挂着海军造船厂的名头,但技术一直很拉跨,之前造一千多吨的木制战舰也就是三等战列舰的都很勉强,总之经常出现质量问题,工期延后等等,据闻海军高层对此非常不满。
而工业部那边,已经是连续对青岛海军造船厂调整了好几次的高层管理,总办都先后换了五个了,但是依旧老样子……
也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一开始他们的技术就落后了,后续又缺乏大笔资金让他们砸钱提升技术,只能是自己拉订单赚钱逐步提升技术水平,这能够勉强维持国内第五大造船厂的地位,还能勉强建造三等战列舰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昔日国内第三大造船厂李氏造船厂,因为之前重金投资机床行业,在跟进铁肋木壳船技术上落后了一步,尽管他们已经通过吸引战略投资者以及公司上司的方式,凑集了一批新的技术,开始了技术升级,但是这需要时间。
保守估计也得搞的大半年。
纵观国内造船业,如今能够建造千吨大型铁肋木壳武装商船,或者说是火力弱化版,载货更多的战舰的造船厂,只有松江海军造船厂以及广州造船厂还有一个之前玩命砸钱,强行搞起来的罗华造船厂。
而松江海军造船厂以及广州造船厂的铁肋木壳船的产能……如今都是被海军给承包了。
海军如今已经是全面停止了纯木质战舰的建造工作,全面改为铁肋木壳船,就连运输舰都是如此……这海军的订单可是非常多的,光是三等战列舰的订单就是十几艘,巡洋舰和护卫舰的订单数量,加起来更是上百……
海军那边不仅仅要持续扩充海军的规模,同时还需要建造一批新战舰来替换早期服役的战舰。
海军早期建造并服役的战舰质量都不怎么样,很多服役十几年后已经到了服役生涯的后期,急需替换……倒不是说这些早期战舰真的不能用了,而是服役后期的维护保养太麻烦,耗费极大……动不动就大修需要大量资金不说,而且还会严重的挤压战舰的出勤率。
战舰也是有使用成本这么一说的,一艘价值十万楚元的战舰,可不是说每天都能飘在海上执行任务的,以大楚帝国海军的远洋执勤频繁的使用强度而言,基本上三年服役生涯下来,最少大半年是需要待在船台上进行保养维护的。
这还是正常保养和服役,如果加上中后期的大修什么的,那么中后期的维护保养时间就更多了。
这维护保养的时间多了,执勤的时间就少了,相对而言,使用成本就提升了。
因此衡量一艘战舰的成本时,早期的采购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后面还有船员的人员成本,船只维护成本。
这也是海军经常使用全寿命成本,月、年服役成本这些概念的缘故。
把所有成本都算上去,然后你再算服役执勤一个月时间所需要的成本,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衡量战舰的真实使用成本。
而不是说你花个十几二十几万,把战舰买到手了,然后就不用钱了……
考虑到使用成本,大楚帝国很多早期建造的战舰哪怕还能用,但是因为早期造船技术不咋地,中后期维护保养开销大,耗费的时间多,在使用成本上已经不如直接建造一艘新铁肋木壳战舰了。
这也是为什么海军在铁肋木壳战舰出来后,下了海量订单,甚至把松江海军造船厂以及广州造船厂的产能都挤爆的缘故。
因为海军有一大票使用成本高昂的旧战舰等着替换呢……按照海军的计划仅仅是需要替换的大冶级护卫舰就至少有五十几艘!
这还是正常的替换……而海军那边还在持续扩充海军规模呢。
人家海军可是依旧没有忘记百艘战列舰的计划……如今的几十艘战列舰他们觉得不够,一门心思想要把战列舰的数量扩充到百艘以上,然后再来个四五百艘巡洋舰以及护卫舰进行搭配作战。
如此庞大的造舰计划,不仅仅两家官办造船厂的产能被挤占了,就连罗华造船厂的产能也是被挤占了不少。
罗华造船厂可是接了总数二十几艘的护卫舰以及巡洋舰的订单,一月份的时候甚至接到了海军一艘三等战列舰的订单。
这还是他们公司第一次涉足战列舰的领域呢。
你要说,他们在接了这么多海军战舰订单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能接联合贸易联盟的订单,自然是因为人家贸易公司有钱,给的价格高啊……
罗华造船厂,可是一家正儿八经的民营企业,其不少股东还是武装贸易公司呢,人家就是奔着赚钱去的。
海军的战舰订单虽然多,总价高,但是说实话海军给的价格不算高……要是价格太高的话,人家海军宁愿等产能上来了再搞。
也是因为如此,罗华造船厂的提肋木壳船的产能并没有完全给海军留着,而是给那些财大气粗的武装贸易公司留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2/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