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1447


自己明明是被逼着来帮伏牛山反贼做事的,虽然尽心尽力做事,不过那也是为了保全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危而已。
但是吧,这前后几个月隔一段时间就升一个官。
一开始从普通文书变成田亩科副科长,然后转正当科长。
出山之前,他的头衔又多了个署理征粮处副处长,兼任田亩科科长,随军征粮官。
现在呢,罗志学这个反贼头子,更是让他直接去当什么吏务处的处长。
这升官速度比坐火箭都要快……
如果把保乡营当成一个正常国家的话,他相当于在短短几个月里,就从一个最低级的科员爬到了吏部尚书的位置……
郭全书可不傻,基本的见识也有,一听吏务处这名字就知道是吏部的缩小版。
自己要是当了这个什么吏务处处长,恐怕不用多久自己的名字就要传到朝廷那边去了吧。
想到自己堂堂一个立志科举的读书人,有朝一日会变成伏牛山贼首之一,伪吏务处处长郭全书,他内心里就拔凉拔凉的……
有心想要拒绝,但是看着罗志学用着期翼的目光看着自己,拒绝的话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而是双膝一跪:
“学生承蒙大将军看重,日后必定为我保乡营,为大将军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罗志学伸手虚扶:“郭先生快快请起,都是自家人,不用如此大礼!”
===第九十九章
保乡大将军府===
设立吏务处,这是罗志学对保乡营内部进行持续完善、改革的举措之一。
以前之所以不搞,纯粹是地盘太小,手底下的人也没几个。
而现在随着保乡营东出鲁山县,控制了大片乡野地区后,保乡营原有的模式已经不太适应了,因此罗志学也就适时增设了吏务处。
设立吏务处,并任命了郭全书为吏务处处长后,罗志学交给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在保乡营控制区里,设立各乡衙门,并对下属各村进行更加深入的管理。
比如在各村里除了设立村长外,要在各村里设立捕快、粮长这两个新职务。
捕快自然是负责当地治安的,而粮长则是用来征粮的。
罗志学希望能够让保乡营的统治,深入到村庄里,而不是和传统王朝一样只局限于县城,对广阔的乡野地区采取士绅宗族自治。
而乡衙门,则是作为县级机构和村级机构的连接,毕竟以目前的保乡营总部也好,未来的县衙门也好,都不可能直接管理下属众多的村落的,中间必须再加一级行政机构,也不用和县衙一样机构众多,人员齐全,只需要肩负一些基本职能即可。
对此,郭全书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不过罗志学既然吩咐下来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张罗。
谁让他没那个胆子拒绝罗志学的任命了。
设立乡衙,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保乡营转型的一大象征。
以往的保乡营就是一纯粹的坐寇,而现在则是开始朝着一个地方统治集团进行转变,开始逐步变的正规起来。
这一点,不仅仅是郭全书等文官们感受到了,就算是王瞎子等将领们也是感受到了。
因为罗志学在设立了吏务处数天后,再一次召集了保乡营内的文武官员,不是找他们商量什么,而是罗志学对众人进行了通报。
罗志学在会议上,保乡营改称保乡军,自任保乡军大将军,设大将军府。
大将军府下设内务处、吏务处、征粮处、农耕处、工业处、商贸处、粮饷处、督察处一共八个内政处。
此外还设有参谋处、军械处、后勤处、军政处、骑兵总监、炮兵总监四处两总监的军务机构。
上述各处、监都直接归属罗志学领导。
这些改动,严格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只是该了个称呼而已。
之前他们的正式称呼是伏牛山保乡营,营内设各处、监。
但是伏牛山保乡营一开始只是部队番号而已,并且带有极大的地方局限性,随着保乡营东出过后已经不太适合继续挂着伏牛山这三个字了。
同时罗志学已经设立各步兵营,这和保乡营的营字有冲突吗,而且区区保乡营这种以营为名号也不适合罗志学的野心。
因此趁着这一次机会,罗志学干脆去掉了伏牛山三个字,同时也把保乡营里的营字换成军,把自己的头衔从‘伏牛山保乡营大将军’,改成了‘保乡军大将军’,设大将军府。
之所以沿用保乡这个词,一方面是罗志学不想和那些义军们一样,弄闯破天,踏破天,顶破天,射破天之类乱七八糟的称呼,这些称呼一听上去就知道是一群乌合之众。
同时保乡这两个字,本身就带有浓郁的正义、乡土、亲民气息。
如此也可以延伸出来,保乡军以后对外、对内底层士卒的宣传口号就可以直接喊‘保卫家乡’‘保卫乡亲’等口号了,如此也更加能够让普通底层民众接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