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1447


主要是以控制靠近大山的村庄为主,不会过于向东深入平原地区。
汝州东部地区都是平原,这平原看似是好地方,也是传统的粮食产区,但是同样也是无险可守啊。
如果罗志学无脑向东扩张,是很轻易就可以控制大片汝州中部、南部乡野地区,但是同样的,以后官兵主力杀过来的话保乡军就得抓瞎。
人家官兵主力和流贼可不一样,远的不说,就说北边的陈治邦和左良玉,他们两人联手可以弄出来大几百骑兵呢,就这大几百骑兵就够保乡军首尾难顾了。
不说后续的官兵威胁,即便是暂时没有威胁,全面控制鲁山县乃至大半个汝州也不符合目前保乡军的战略规划。
罗志学从一开始目标就很明确,东出鲁山县并不是为了把鲁山县乃至整个汝州打下来当地盘,而是为了粮食、兵员以及其他战略物资,为后续打地盘,奠定真正的根基做准备!
而保乡军未来的地盘,罗志学用以争霸天下的根基在那里?
对此,罗志学已经有了腹案!
===第一百章
南下大战略===
最近一段时间来,罗志学一直都在持续关注着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首领和官兵们的战事。
结合义军和官兵们的战事罗志学发现,陕西和豫西等地已经是被彻底打烂了。
这些地方说民不聊生都是轻了,大批义军和官兵们的来来回回在这些地方打拉锯战,一年复一年,都把这些地方打的十室九空,饿殍满地了。
想要控制并让这些地方重新恢复生产,继而成为自己的争霸基业,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更不要说,这些地方流贼官兵遍地,你好不容易恢复生产流贼和官兵又打过来了,很难安心恢复生产。
看清楚这些后,罗志学就彻底没心思在陕西或中原一带建立地盘的想法了。
而这些地方不去的话,罗志学还能去那里?
也没地方可选了,如果不想跑进秦岭大山里窝着,那么也只能南下了。
汝州南部就是南阳府,而南阳府虽然属于河南治下,但是这地方不属于中原,而是属于南阳盆地的一部分。
整个南阳盆地除了南阳府外,还包括了襄阳府,地形平坦,属于传统的粮食产区。
而南阳盆地不仅仅地形平坦,而且周边还群山环绕!
北为伏牛山,东为桐柏山,西依秦岭,南部为大巴山余脉,东南部为大别山,东南方通过随州走廊与江汉盆地相连。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地方面临北方敌人时属于易守难攻的地形,哪怕南阳府守不住,还有襄阳这个战略要地,只要襄阳不失,就保证南边江汉平原,乃至整个长江中上游的安全。
南宋就是凭借着襄阳死守数十年,最后襄阳被元军攻克后,南宋也进入了亡国倒计时。
因为对于北方大军而言,要南下长江流域要么走徐淮一线,要么走南阳盆地。
步兵强悍,骑兵渣的北方政权南下,往往走徐淮一线,一个个城池的打,一路硬啃过去。
而骑兵强悍的北方政权南下,往往走南阳盆地,攻克襄阳后一路顺水东进江南。
反过来,南方政权北上基本也走这两条路。
罗志学综合考虑了目前义军和官兵的战局,又考虑了诸多地方的情况后,才敲定了南下的大战略。
先南下南召县,获得南下桥头堡后攻克南阳府,再回过头来控制鲁阳关、方城古道等关隘。
如此就能依托伏牛山,阻挡河南府、汝州、开封府等地敌人的南下,初步确保北部的战略安全。
后续保乡军就能大肆南下进攻襄阳府,控制襄阳、大洪山地区。
到时候,保乡军的兵锋就能临近江汉平原了。
后续如果还能顺利拿下江汉平原,那么保乡军的战略根据地也就算是成了。
这个大战略,罗志学反复琢磨了几个月了,甚至在孙成立还活着的时候他就琢磨过南下,控制南阳盆地以及江汉平原的可能性了。
只不过之前也仅仅是琢磨而已,至于具体什么时候实行,罗志学却是没什么计划也没什么底气的。
但是现在,罗志学觉得时机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
一方面是如今保乡军实力持续增加,预计一个多月后,大概四月份的时候,保乡军就能彻底完成六营两哨计划。
六营两哨看起来似乎少了点,总兵力也就五千人左右。
但是要知道,这五千人可是清一色的职业战兵,不是那种摇旗呐喊的青壮辅兵。
说起战兵的话,明军里坐镇南阳府的陈永福手底下连两千战兵都不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