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1447


真正具体负责北部防务的还是北路军参谋长左英哲。
这样的人,没有足够的人格魅力乃至权势来让其他人服他。
罗志学真要出事了,第一个倒台的准将估计就是黄丁权。
除了这三个军衔最高的准将外,其他上校、中校们就更不用说了,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无法服众。
第一步兵旅旅长李成通、第二步兵旅旅长林冬生、第三步兵旅旅长许河、第七步兵旅旅长黄成勇。
其他各混成旅旅长。
四大部部长,比如参谋部部长徐志贤。
上述各人看似在保乡军里已经算是高级将领了,但实际上都远远谈不上拥有掌控全军的实力和威望。
而且上述很多人的权势,都直接来源于罗志学的支持支持,甚至是强行拉着他们上位的。
比如徐志贤,这人能当参谋部部长可是很多人都不太服气的,但是却被罗志学强行拉着上位,为此不惜把上一任参谋部部长黄光茂都外派到野战部队里任职。
保乡军军方内的各大高级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没足够的威望、能力、实力在罗志学死了后完整接受保乡军。
这军方将领们都如此了,文官体系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保乡军的文官体系,是完全依附于军方身上的,完全没有那个文官能崛起并争夺保乡军统帅大权的可能性。
哪怕是文官体系里权势比较大的三位部长,也就是吏务部部长郭全书、税务部尚书陈星凯、工业部部长袁高峰,这三人连文官体系内部都压不住,更别说压住军方那边了。
一旦罗志学身死,保乡军内几个高将领们定然争权夺利,一旦保乡军分裂了,保乡军作为一个整体都不存在了,那么到时候保乡军里的文官体系该何去何从?
文官体系里的郭全书他们,其实比军方的将领们更加害怕,更加担忧保乡军会分裂。
而这也是郭全书他们相对比武将们,更加操心罗志学后代问题的直接原因。
他们虽然谁都没说,但是想的基本都差不多:罗志学必须要有一个儿子。
万一哪天罗志学战死沙场或者其他各种原因死了,他们就可以直接拥护罗志学的儿子继承大将军之位,哪怕这个继承人只是一个婴儿也无所谓。
他们需要这个继承人的招牌,依靠大义名分来维持保乡军整个体系不至于直接分裂。
而保乡军不分裂,他们才是保乡军的各部部长,高官!
保乡军分裂完蛋了,他们什么都不是,哪怕是投奔王瞎子等人,还得担心王瞎子会不会收他们,就算收了,但是分裂后的保乡军各分支实力肯定暴跌,加上又没有罗志学这样的领袖人物带领前进,前途堪忧。
当然了,哪怕是罗志学有了继承人也有很大的可能无法继承罗志学的政治遗产,但是总归是有一个选择不是。
不管如何,郭全书和黄诚宣等几个重要文官们,都想要尽可能的维持保乡军能够继续存在,并壮大。
他们,也想要当开国功臣啊!
这些内心里的想法,郭全书也好,黄诚宣也好,袁高峰他们都很默契的没有说出来,只是一个劲的往罗志学那边送女人过去。
而仅仅是普通女人还不够,还得给罗志学娶个正妻,生个名正言顺,可继承罗志学政治遗产的嫡子。
只是送普通女人容易,然而想要给罗志学找个正妻,那可就不容易了。
襄阳城,郭府。
这座府邸以前是某个明廷官员的府邸,襄阳战役后被保乡军抄没,随后被罗志学赐给了郭全书充当私人住宅。
宅院内,吏务部部长郭全书、工业部部长袁高峰、税务部部长陈星凯三大目前保乡军文官体系里的巨头们齐坐一堂。
黄诚宣道:“我已经让人把城内以及附近几个县里各符合条件的士绅家族里的适龄未曾婚配的嫡女都进行了排查,一共挑选了九个秀女候选人。”
郭全书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份文件道:“另外还有南阳府那边初步挑选的四个人选。”
“这九家都是耕读传家百年以上的书香门第,往上三代皆有举人,其中三家乃进士家族。”
“上述九家,皆已经投奔我保乡军,有派遣子弟在我保乡军入仕,参军,也在各行各业为我保乡军效力。”
“南阳新野陈家乃我保乡军铁料供应商,乃我保乡军的第二大铁料供应商,目前正在积极开拓楚北渠道,组织大冶的铁料北上。”
“襄阳方家大力积极响应我们的以工代赈,其名下多家作坊已经先后雇佣超过三千人的流民青壮健妇。”
“襄阳许家则是我军纺织品供应商,供应了为我军供应了众多棉花、羊毛以及布匹,毛呢等。”
“南阳镇平安家乃是我保乡军第三大硝石、硫磺供应商,安家虽然长房在明廷为官,不过镇平安家二房为主,并且已经宣布公开和长房决裂,分家另过。”
……
黄诚宣一边说着,一边把资料递给了另外两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