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3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5/1447


甭管用不用得上,罗志学都会先记下来。
到现在,累计的各类记录草稿都已经装了几个大箱子了。
只是这些知识都不成体系,里面缺失的内容非常多。
毕竟罗志学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把所有学科的知识都牢牢记住,他所能记住的,更多的还是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然而即便是这样,罗志学把自己记录下来的这些东西抛出去,也足以推动这个世界的科学技术飞跃式发展。
罗志学特地把这些记录下来,就是为了发展科学技术,进而为争霸服务。
以前的时候保乡军规模太小,也没实力来支持保乡军搞什么培养人才,搞科研之类的。
因此罗志学只是小打小闹,直接指点工业部的工匠们改进军械为主。
但是现在,保乡军已经走上正轨,有底蕴来支持罗志学培养科学人才,研发先进科技了。
所以最近一个月罗志学也陆续开始陆续整理自己的手稿,一方面是按门别类,从简单到高深整理成各学科的教材,另外一方面也是想着整理手稿的时候,会不会再想起来一些东西。
等罗志学把基本的教材搞定,那么就是理工学堂开学之时。
只是这样也让罗志学更忙了!
这平时本来事情就非常多,每天早上的军务会议、政务会议是雷打不通的。
然后每天还要批阅众多繁杂的文件,还要召开各类型的专门工作会议,还要接见各种官员。
而视察这种非常规性的活动还没算上去呢。
除了这些日常事务外,罗志学还要整理科学技术的手稿,这一天到晚就没个停歇的时候。
有时候哪怕是到了晚上,罗志学也会挑灯夜战。
如此在襄阳忙了半个月后,罗志学也终于接到了来自于第九混成旅旅长黄光茂中校的捷报。
黄光茂在捷报中称,他已经率军攻克郧阳城,后续将会继续进军郧阳府内其他各县,如白河县、上津县、房县、竹溪县等,以求彻底控制郧阳府。
罗志学得知消息后,召集了参谋部等将领开会讨论了西线局势后,罗志学最终决定设立西路军司令部,暂辖第九混成旅、第十混成旅,拟由郧阳府、均州当地降兵整编而成的第十四混成旅。
由黄光茂担任西路军司令,晋升为上校,调参谋部战略司司长翁宏远少校为西路军参谋长,并晋升为中校。
而西路军的职责,是控卫西线的战略安全,确保保乡军主力南下后,西线无忧。
同时罗志学也准许黄光茂根据形势,在有利时机时,在确保西线防线安全的前提下,适当的发动部分攻势,尝试夺取陕西之洵阳、金州等汉中府区域;四川之奉节等夔州府区域。
但是不管是否继续向西扩张,一切都应以西线安全为上,绝对不得浪战。
===第二百零一章
整编设师===
设立西路军司令,任命黄光茂为西路军司令之后,罗志学继续在襄阳城里继续整军备战。
六月二十八日,之前攻克了枣阳的第三步兵旅主力抵达襄阳城。
而当第三步兵旅也抵达襄阳城之后,那么加上原来驻防在襄阳第五混成旅,后续随同罗志学南下抵达的第一步兵旅、近卫旅、炮兵旅、骑兵旅等部队,再加上一个刚完成新兵训练的第八步兵旅。
那么襄阳城里已经汇集了三个主力旅为核心的一万多主力部队。
同时保乡军一直都是在持续招募并训练新兵,不用多久又会有数千新兵完成训练加入各作战部队,后续罗志学肯定还需要再设立若干主力部队的。
不过在在之前,罗志学还得解决目前保乡军编制混乱,称呼混乱的问题。
随着保乡军里拥有越来越多的旅级部队番号,这都快突破二十个了,保乡军已经越来越难以直接指挥这么多的部队。
之前虽然先后设立了北路军司令部、西路军司令部,但是这都是暂时的措施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各主力旅和传统编制混成旅在名称上高度类似,难以区分,同样是旅长,两者的军衔也是差距太大。
为了解决称呼混乱,编制混乱的问题,罗志学在七月一号的时候,正式下发命令,设立守备编制。
现有各传统编制部队一律改编为守备部队编制,并重新排序授予番号。
同时针对目前各旅兵力过少,而军级编制有比较大,布防区域较大,军司令部难以直辖各旅作战的情况。
罗志学指示:增设团级编制,现有各旅一律缩编为团级编制,旅级编制要演变为更大规模的编制。
暂定为两团为一旅,而两旅为一师。
罗志学设想中的师乃战略级单位,需要单独负责一个战线的战事,因此需要直接配属骑兵、炮兵、辎重等辅助兵力,这样的一个师预计兵力都能达到一万两三千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5/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