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1447


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当时明廷的主要威胁是在北边。
当时的北元以及后来的瓦刺、鞑靼等游牧民族,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明廷的主要威胁。
在幽州定都也可以更好的应对这一威胁,以集中更多的资源,同时也能就近的指挥北方战事。
这也就是天子守国门的来源。
而对于大楚帝国而言,未来的首都不外乎也就是金陵城或幽州城。
这两个地方地理位置更加适合作为首都,同时交通便利,而且政治含义也更强。
而具体下来,罗志学个人还是更加倾向于金陵城。
毕竟长江沿岸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一个湖广,一个江南,只要把这两个地方给经营好了,那么大楚帝国的根基就蹦不了。
哪怕有一天前线打了打败仗,罗志学都有把握利用长江沿岸的钱粮和人力资源,短时间内再武装出来一支大军继续征战。
同时定都金陵城的话,也能够进一步刺激航运业、工商业发展,尤其是海运的发展,为后续殖民海外、开启工业化奠定基础。
还有一方面就是大楚帝国的现在的基本盘是在楚北,后续将会是湖广,而到中期不出意外肯定就是长江沿岸地区,包括江南。
把首都定在大本营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幽州和金陵城比起来,幽州的优势是能够更好的控制北方地区,尤其是和草原民族干架。
但是物资耗费会非常大,对国力的消耗也会很大。
明清两朝的漕运为什么规模这么大,还不是因为定都在幽州,大量物资尤其是粮草都得从南方运输北上,耗费巨大。
而且还天寒地冻的!
这年头的幽州城可是很冷的,而且也没空调啊什么的。
现在可是小冰河时期,并且小冰河时期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至少罗志学的有生之年里是看不到小冰河时期结束的了,除非他能一口气活的两百多年。
而罗志学可不希望自己下半辈子的生活,在刚入秋的时候就得穿上厚厚的衣服对着火炉。
金陵城的气候就好多了,一年四季分明,既春风微雨,又有盛夏酷日,还有秋日落叶寒冬飞雪!
等什么时候打下江南了,罗志学就会直接迁都金陵城。
至于湖广武昌,北直隶幽州这些地方,到时候可以搞个直辖府。
不仅仅武昌、幽州,南边的广州,西边的长安、四川的成都之类的地方都可以搞个直辖府。
用来加强政治军事经济上的控制。
最后什么天子守国门,皇帝亲自镇守边疆之类的事,罗志学觉得没那必要。
有那闲功夫,罗志学把长江流域经营好,爆它个百八十万大军平推过去不更好……
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城待着,闷头暴兵北伐,照样把蒙元给干翻了。
崇祯在幽州叫的震天响,还不是上吊了。
甭管是守还是扩张,强盛的国力才是王道,其他都是小道。
过上几十年,等罗志学把铁路什么的搞出来,别说什么区区北方了,说不准大楚帝国的大军都能一路杀到英吉利海峡去。
真要搞天子守国门,那么罗志学得把首都迁到巴黎去……
那不扯淡嘛!
首都这事,罗志学早有定论,今天在入城的时候不过是象征性的说上那么一句而已,顺便装个逼。
跨过了城门之后,罗志学在大批将士的护送下直奔楚王府而去。
当然了现在的楚王府已经被改为皇宫了,大楚帝国控制下的其他几座明藩王的王府,比如襄阳府,荆王府等都是统一承当行宫。
楚王府,这是一个按照了金陵城皇宫为样本建造的王府,各种建筑一应俱全,用来充当皇宫还是比较适合的。
入驻皇宫后,当天晚上罗志学在皇宫里大摆筵席,宴请群臣,以犒赏麾下文武官员为渡江南下攻城所付出的劳累。
第二天一大早,罗志学就在侯云梦的伺候下开始梳洗穿戴。
说是侯云梦伺候呢,但实际上侯云梦也只是动动嘴,偶尔拿个衣服,真正伺候熟悉穿戴的是那些宫女们。
毕竟侯云梦如今也不是一个当初的普通小宫女了,而是被罗志学授予了才人的封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