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1447


丰和商行甚至为了满足大楚帝国的需求,都花费了大量资金以及人脉,打通了整个长江航道以及沿海商道。
他们直接从海商收购大量硝石和硫磺,然后通过长江转运到汉阳来。
而且还派人去了四川,西北等地打通渠道,从这些地方采购硝石硫磺等物资运输过来。
这采购运输过来的战略违禁物资是越来越多,而且连价格都越来越便宜……
根据丰和商行李家叔侄主动透露的消息,为了联络货源,为了打通长江航通,让满载违禁物资的船只能一路顺利抵达汉阳。
他们的本家老爷都亲自手书十余封,拜访多人,甚至把一个碍事的正四品红袍官员都给弹劾了下去。
最终才撬开了这条足以让李家被明廷抄家灭族一百遍的硝石硫磺等战略物资的采购、运输渠道。
李家叔侄故意透露这消息,不外乎就是想着,一旦天下有变,你们罗楚可得记着我们李家的功劳。
他们李家的本家老爷,可还指望着继续当官呢,甭管是明廷的官还是大楚的官……
甭管李家丰和商行的内心想法是什么呢,但是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丰和商行为大楚帝国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志学甚至都考虑过,后续如果李家那边足够识趣的话,都可以给他们搜个爵位啊什么的,李家老爷想要继续当官也是可以的,总之一切待遇从优。
嗯,前提是足够识趣!
要不然的话,罗志学愿意低下一群大臣们,尤其是商贸部和财务部的大臣们都不会同意。
现在大楚帝国里很多人提起丰和商行,那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能量巨大能够供应大量战略物资,狠的是他们提供的物资价格非常高。
最近大半年里,大楚帝国商贸部仅仅是支付给丰和商行的物资采购资金,就已经超过百万两之巨。
这么多钱,足以让很多人不爽了。
不过人家丰和商行最近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或者说是开始为未来考虑了,供应给大楚帝国的物资已经是连续多次降价。
保乡军拿下襄阳城的时候,他们降过一次价,保乡军拿下汉阳城并称帝建国的时候,他们又降过一次价格。
等现在大楚帝国拿下武昌城,大有攻占楚南的势头后,丰和商行那边又主动找了过来,说是这物资供应的价格还可以再降一些。
此外李家在湖广地区也有其他诸多产业,这些产业有一个算一个也会足额纳税,并且他们在各地的产业分行还会积极主动承担地方上的一些开支,比如修桥铺路啊什么的。
整个表现就是杰出士绅的先进典型!
李家人也是很聪明并足够识趣的。
对此,罗志学也挺满意的,这李家人聪明,而他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因此已经是通过臣子向丰和商行那边露了口风,表示对李家的积极主动为帝国分忧的行为感到很欣慰。
————
大楚帝国在渡江南下之后,不仅仅占据了武昌城这个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城池,而且在钱粮方面还收获巨大。
这让大楚帝国上下都是感到了非常喜悦。
高层们开心,因为多了这么多钱粮后,那么整个大楚帝国的财政运转就会更加健康,甚至在保持大规模扩军作战的前提下,还能够挤出一部分钱粮来用于恢复地方上的民生。
比如说在南阳府,襄阳府,郧阳府一带修建更多的水利设施,帮助当地农民恢复种植,以缓解当地的旱灾所导致的粮食减产问题。
比如说在各地通过大规模的以工代赈,吸纳更多的无家可归的流民,为他们提供一份可以果腹的工作,如此既可以赈济,又可以避免这些流民重演演变为流贼的问题。
同时大规模的以工代赈,还可以修建更多的水利设施,稳住粮食产量。
大规模的以工代赈以及恢复农业生产,这些措施如果做到位了,那么效果是杠杠的。
但问题是,这些措施也都需要钱粮来支撑。
明廷为什么始终无法解决陕西为首的各路农民军起义问题,今天剿灭了一股义军,明天又冒出来一股义军。
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恢复当地民生所需的钱粮!
这也导致了他们只能在军事上镇压义军,但是却没办法从根子上解决义军问题。
义军为什么会产生?前期主要原因是因为当地连年的干旱等极端天灾,再加上日益沉重的税赋摊派等。
这些导致了大量的农民破产,食不果腹,农民们为了求生开始造反抢粮,最终演变为大规模的起义军。
而这些起义军到了这个阶段后,因为规模的持续庞大,就被迫不断的劫掠乡野,攻打城池抢粮。
官兵自然会派兵来镇压围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