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5/1447


陛下在这里,各部尚书,部长们也都在这里。
明廷如果想要更加详细的了解大楚帝国的情况,打探更高级别的军事情报甚至策反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来武昌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明廷探子持续涌向武昌,内务科的人又不瞎……多少也能发现一些踪迹然后把这些暗探给揪出来。
毕竟这年头的人员流动本来就不大,更别说武昌府这地方,严格上来说还属于前线。
东西两边都有明军呢,而武昌府也是保乡军的驻扎重地。
保乡军对武昌城一直都实施了非常严格的进出准入制度,哪怕是城外的本地乡民想要挑运果蔬进城贩卖,那都是需要经过调查并获得进城许可的。
外来人要想混进武昌城刺探情报难度可不小。
就算幸运的混进来了,在刺探情报的过程里也有可能暴露马脚,从而被内务科逮住线索,顺藤摸瓜把他们揪出来。
毕竟翰林院内务科在反间谍上,是专业的!
翰林院内务科,在襄阳城时期就已经成立了,不过那个时候还叫大将军府内务调查科,后来名义上划入翰林院管辖,但实际上也只是借翰林院一个名头而已。
内务科一向来都是独立办公做事,连衙门都是独立的,也不归属翰林院管理,而是由陛下罗志学亲自管理。
内务科的人员组成也很有意思,其中的核心骨干,其实半数以上都是明廷的锦衣卫,东厂人员……
不少还是太监呢……
保乡军在南征北战的过程里,免不了会俘虏或接受投诚一些锦衣卫,东厂番子这些人员。
这些人投诚之后为大楚帝国办事,这人多了后罗志学干脆就设立了内务科,又从其他情报机构里抽调了众多人员充实内务科。
最终形成了翰林院内务科这么一个特殊的情报机构。
而赵迟松,就是一个东厂出身的投诚人员!
还是个太监!
当然了,在大楚帝国里没太监这么一个说法,皇宫里都没有所谓的宦官,后宫里办事的各级人员,都是选招的宫女。
赵迟松虽然是残缺之身,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却是个正儿八经的官员,翰林院内务科第三处处长,正五品,负责汉天府,也就是京畿反间谍事务。
===第二百六十三章
灭贼炮灭贼铳===
赵迟松凭借着他自身的丰富情报工作经验,再加上东厂出身,对东厂和锦衣卫等明廷谍报系统的做事方法和习惯都非常了解,在反间谍这一项事务上干的非常的出色。
短短个把月里就先后抓了好几批明军探子,但是这依旧无法阻挡众多的明军探子如同飞蛾一样扑向武昌。
不仅仅有明军官方的探子,同时还有众多周边的明廷官员或者士绅权贵们派遣过来打探消息的人。
最近半年内保乡军的强势崛起,可以说吓了一大批人,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好好的湖广地区,怎么就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如此强势的贼军了。
而且这个贼军还和寻常贼军还完全不一样。
寻常贼军都是玩机动作战,很少或者是没办法稳固待在某一个地区,都是不断的流窜。
而保乡军不一样,他们从伏牛山时期崛起开始,就一直走的是更加艰难,也更加被明廷所忌惮的坐寇模式。
流寇和坐寇,这两者给明廷统治的危害是截然不同的。
流寇,顶多破坏地方,给当地民生带来困难,但是想要动摇明廷的统治,其实很难
而坐寇不一样了,一旦让坐寇站稳脚跟,那么妥妥就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是能够直接动摇明廷统治的存在。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坐寇的好处,大家都知道,李自成他们更加清楚,但是为什么李自成他们之前不玩坐寇模式,占据一个地方持续发展扩张?
因为他们扛不住明军的进攻啊!
高迎祥为首的贼军们到处流窜也是因为无奈!
但凡有个地盘并且是能够守住的地盘,他们也会守着地盘过日子以求发展啊。
但是保乡军为什么就能够抗住明军的反攻,并且连战连捷?
这就是明廷以及众多权贵们为什么派遣这么多探子进入大楚帝国控制区,进入武昌城一带搜集消息的直接原因。
他们不理解,他们有疑惑。
同时他们更加好奇保乡军是怎么做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5/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