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4/1447


回头极有可能会演变为一场野外会战。
而说实话,陈必谦根据以往的听闻,哪怕他自己没上过战场,也知道自己麾下的大军和保贼打野战要吃大亏。
更南边的江北赣北一线面对保贼主力压境,连死守城池都非常勉强,天天都叫嚷着要增援。
想要反攻那是不可能的。
也让正是因为这个方向所面临的巨大战略压力,尤其是江北赣北一线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才让陈必谦萌发了在春夏时节发起大规模反攻楚北的想法。
在他看来,如果不给保贼施加一定的压力,那么回头江北和赣北可就要守不住了。
对了,更南边还有楚南一线,这个嘛,楚南一线归杨嗣昌管,和他陈必谦没啥关系,再者杨嗣昌现在自身难保,楚南岳州长沙一线的形势比江北赣北那边还要危机,哪有什么兵力反击啊。
环顾一圈,陈必谦也就只能把反攻的主要方向放在了自己掌控下的北线。
北线又分鲁阳关和裕州,鲁阳关这个别指望了,那破地方一点也不比义阳三关好打。
真要死磕鲁阳关,哪怕贼军不对鲁阳关进行增援,他们明军想要拿下去也也得死伤好几万。
但是保贼不可能对鲁阳关不进行增援的。
所以突破鲁阳关是不可能的。
你要问陈必谦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还得多亏了吴三桂的举动。
之前他命令了吴三桂前往鲁山县,为反攻鲁阳关做准备,但是吴三桂一开始还答应的好好的,然而在靠近鲁山县后突然就变卦跑人了。
陈必谦尽管对吴三桂的这种行为非常的愤怒,但是陈必谦不傻。
他可以指责吴三桂,但是却不会无视吴三桂的眼光和能力。
这吴三桂可是吴襄之子,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已经在辽东一线作战多年,几年前还率军去山东平叛,人品如何先不去说,但是此人带兵打仗的能力可比一票将领强多了。
这样的吴三桂既然都主动避开了鲁阳关,那么陈必谦基本也就能够得出一个判断,鲁阳关那破地方是别指望能够拿下来了。
最终,陈必谦把目光放在了裕州!
裕州扼守方城古道,如果能够打通这一条线,那么大军就可以沿着方城古道大举杀入。
同时裕州那边也不算是什么险要关隘,裕州所处的方城古道,是一条宽十多公里的通道,为了扼守这一条方向,保贼以裕州为核心,构筑了一条拥有大小三十多座堡垒的防线。
也就是说,等打起来后,明军其实不是非得头铁直接强攻裕州的,完全可以攻打裕州城外的其他楚军驻防的小堡垒。
如果楚军退回裕州死守,那么明军还可以留下一部分兵力围城,一部分兵力直接绕过去深入南阳府腹地。
到时候围城打援或直接袭击腹地城池都可以。
而裕州以东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如此有利于明军集结大军,并展开大军攻城,甚至都可以慢慢等到一批红夷火炮抵达并部署。
没错,就是红夷大炮!
陈必谦上任总督之后,就已经是给崇祯上书索要红夷大炮。
陈必谦和杨嗣昌坚持搞什么贼枪贼炮不一样,或者说没那个魄力以及勇气搜刮这么多钱粮去搞。
他的方式是找朝廷各种哭穷甚至暗示威胁贼军东出中原,江北等等……
最终让朝廷拔给钱粮以及枪炮。
其中就有被明军视为军国利器的红夷大炮一共十六门。
这十六门红夷大炮,有十门是朝廷本来去年预定派往宣大、蓟辽一线用来镇守边关的,还有六门则是从河南、山东等地方直接调过来的。
十六门红夷大炮,轻的有一千多斤,重的有三千多斤,威力颇大。
真说起来,这十六门红夷大炮的威力一点也不比保乡军里的五斤,九斤野战炮差,甚至单纯比威力的话这些红夷大炮还要更强一些。
因为这些红夷大炮本质上就是舰炮,身管更长,倍径能够达到二十二、三倍。
而保乡军的野战炮,为了控制重量倍径都比较小,九斤野战炮的倍径只有十八倍的。
这倍径差一些,威力自然也就要差一些。
不过,这也只是理论数据,这红夷大炮看似倍径大,那你也得看明军的炮手敢不敢全装药啊……这火炮能不能承受全装药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4/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