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3/1447


不过虽然第二次沙滩推演的时候,进攻一方获得了几乎完胜,但是大楚帝国陆军的高层,尤其是徐志贤为首的参谋部各将领们却是没有松懈。
因为这种沙盘推演也有极大的局限性,根本无法作为实际战斗的全面参考,顶多是参考一部分而已。
比如沙盘推演中,陈永福率领的明军战斗力根本就不是现实里的明军所能相提并论的,守卫临湘的时候,陈永福所部伤亡大半竟然还不崩溃,而这竟然还是一群普通的卫所兵而已。
这在现实里根本不可能出现,因为明军要是有这战斗意志,早就把东掳灭无数回了。
但是,依靠人家陈永福的用兵之法,徐志贤等裁判们还真就一致认定,依靠绝对精锐充当的督战队,是有极大的可能促使守军迸发更顽强的抵抗意志的。
但是同样的,沙盘推演里楚军也无法被完美体现,比如第一骑兵旅的战术作用很难具现了,同时楚军炮兵部队的炮击效果也只是理论当中。
而实战当中,如果敌军的应对得当,军心士气也比较高昂的话,其实完全可以承受楚军的这种程度的炮击。
别说楚军这种还算是比较原始的野战火炮炮击了,哪怕是近代拿破仑时期,已经广泛运用十二磅和六磅火炮,火炮密度更大的炮击,也照样有一堆军队能够硬扛着炮击以密集队形展开作战,甚至获得胜利。
反过来,炮击给敌人所造成的打击也很难进行具体判断。
因为炮击给敌军士兵带来的不仅仅是炮击的伤亡,更有士气上的打压,楚军经历过很多次自家炮兵部队猛烈炮击之后,对面的守军虽然死伤不多,但是依旧发生崩溃的情况。
而这种炮击所导致的变化,战术队形和机动应对炮击的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很难在沙盘推演里详细体现出来。
战争的,始终都是人打的,而人这个因素是很难用素质去衡量的。
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陆军之前所进行过的几次沙盘推演和实战的对比都出现过。
当初大楚帝国陆军袭击南阳城的时候,只花费了羸弱的代价就拿下了南阳城。
但是时候的复盘推演里,换成了陈永福来指挥这些守军,同样的武器装备,同样的兵力却是能让进攻部队损失惨重。
再比如进攻襄阳城战役里,楚军依靠偷袭的方式只付出了区区数十人的伤亡而已,就拿下了整个中原腹地里都数得上名号的襄阳城。
同样的,在另外一个时空里,张献忠靠着千里奔袭,并派遣暗探混进城内打开城门,最终在外围十余万明军的威胁下,轻松无比的拿下了襄阳城。
但是任何一场正式推演里,都不可能如此轻松简单的拿下襄阳城,没有五万人甚至十万人围困,日夜围困就想要拿下襄阳城,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推演只是理论上,而实战往往超出理论许多。
沙盘推演是有局限的,不过还是让徐志贤、韩子平等人看出来了不少的问题,后续他们就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战略战术上的改变。
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南路军兵力上的变化了。
在得知了常德府武陵地区有一支五千人规模新标军,而且这支新标军还是直接对标他们楚军主力部队编练之后,大楚帝国陆军方面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更不会固执的按照原来的准备继续发起战役。
他们做出了改变!
这个改变也很简单!
那就是增兵!
而不是什么改变作战思路,玩这个战术那个战术,不是不想,而是没那能力。
说真心话,楚军的中高级将领普遍都不具备高超的战术指挥能力,你让他们带着大军玩什么千里奔袭,玩各种偷袭闪击或者其他什么阴谋诡计,把敌人刷得团团转,那是不现实的事。
他们就没这能力!
对此,罗志学非常清楚,所以他都懒得听参谋部的部分人提出来的各种战术方案,直接大手一挥,直接增兵。
要什么各种取巧,行险的战术啊,直接增加兵力推过去就完事了。
他们大楚帝国又不是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和火炮了。
一个师的主力部队不够,那么就增加一个师的主力部队。
一个臼炮团不够,那就再增援一个臼炮团、
临湘攻坚战里预定辅助作战的一个守备师不够,那么就再增加一个守备师。
之前罗志学认为光靠第五师和第八守备师、第二臼炮团再加上一部分友军支援的炮兵力量,拿下临湘应该不成问题。
但是现在看来还是差了点,因此楚军就开始进一步增强南路军的兵力了。
罗志学先下令驻防武昌以及周边的近卫师做好战斗准备,除了留下一个团驻防武昌外,其他各部随驾征战楚南。
调驻防东线的第一臼炮团火速奔赴西线。
同时又把第六守备师调到临湘。
上述三部,被合编为中路军,由罗志学亲自率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3/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