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1447


罗志学亲自率领近卫师、第五师、第八守备师、两个臼炮团、第一骑兵旅南下湘阴。
此外还派遣了一个守备旅绕道南方前往平江,顺手把平江这个县也给攻占了,虽然这地方也不算重要,那里也没多少明军,但是还是要早早拿下,免的楚军在长沙一带大战的时候,有敌军从这个方向冒出来切断楚军的后路。
杨嗣昌都已经下令主动放弃湘阴了,在楚军抵达之前,城内的守军连带官员们都已经逃了一干二净,不仅仅人跑光了,连带着各种物资也是被带走了。
这让楚军里不少人都很有意见,尤其是后勤部以及财务部等人。
后勤部那边还想着打湘阴的时候也缴获一批粮食,以避免从后方运输大量粮食过来呢,但是没想到非但一粒粮食没捞着,反而还要管城内上万人口的口粮……
明军撤离的时候,把城内所有的粮食,连带那些粮行的粮食都一股脑带走了,城内的上万民众除了自家口粮外,已经没办法从外界比如粮行获得口粮。
而大楚帝国如果不想眼睁睁看着这上万百姓饿死,那么还得挤出军粮来街机城内百姓呢。
虽然只是接济那么几天时间,只要缓过一口气来,那么大楚帝国控制下的官方粮行,也就是储粮司下属的粮行就会调运粮食过来,总体来说也花不了几个钱。
但问题是,这依旧会激战南下部队的口粮啊,同时还会激战宝贵的运力。
后勤部那边骂骂咧咧明廷不讲武德,财务部那边也怨气不小……
大军入城后,原本准备接受大量财物的财务部发现湘阴城里连根毛都没有……
官方仓库里什么都没有,官员们也都逃了,剩下几个低级官员也是第一时间投诚不好对他们抄家的。
城内的普通士绅大户,也是跑了一干二净,走的时候也是把能带的都带走了,尤其是容易携带的金银细软更是不会留下。
于是乎,财务部的官员们带着一群准备装运金银的马车兴冲冲的来,然后看着空荡荡的湘阴忍不住大骂出口……
只是这些都是小事,影响不了楚军的既定战略!
抵达湘阴休整了一天后,楚军就开始分兵了。
第八守备师、第六守备师,开始大张旗鼓的南下!
但是暗地里,第五师和近卫师两个主力师,除了近卫师所属的一个团留守湘阴外,其他各部汇同第一骑兵旅直接转道西进,直奔武陵而去。
罗志学等人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常德府武陵的那支五千人规模的新标军。
楚军想要先集中主力,先把这五千新标军给干掉后,再回过头来围困长沙。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被楚军当成主要作战目标的新标军左军,已经离开了武陵东进,他们想要在楚军南下进攻长沙的时候,袭击楚军侧后,切断楚军粮道,断其后路。
按照两军的行进方向,不出大意外的话,他们将会在益阳-沅江一线迎头撞上!
而他们一旦相撞,那么将会爆发在这片东方大陆里,有史以来第一场线列部队之间的战斗!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标军左军杨嗣杏===
常德府府治武陵城东南方向四十多里外,一支和寻常明军太一样的明军正在前行着。
这支明军虽然都穿着明军的袍服,但是却没有和普通明军一样拿着各种乱七八糟的武器。
这些明军的单兵武器简单而统一,约莫有一千大几人配属的是火枪,并且这火枪斌不是明军里常见的鸟铳,而是楚贼里的那种大号鸟铳。
还有一千大几人配属的乃是长矛,这些长矛同样是统一的丈半长矛,而这也正是楚军长矛手里使用最多的制式长矛。
至于传统的刀盾手和弓箭手只有极少数,每几百人的队列里,只有那么几十个这些传统刀盾手或弓箭手而已。
并且这些明军以大约六百人为一个队列前进,大约六百人的规模,长矛手和火枪手占据大半,只有少数的传统步兵,这要是换一身灰色军服,那么妥妥的就是楚军里的一个标准步兵营。
只看这几个步兵营,那么就可以断定这些明军的身份了,他们就是杨嗣昌寄予厚望,在老家武陵里秘密召集乡勇编练的新标军左军。
这支新标军左军,除了拥有足足六个步兵营外,还效仿楚军编练了一个野战炮兵营,辖有十八门两斤半野战炮,还有一个和步兵营差不多规模的辎重营,一支约有三百骑的骑兵营,此外还有一个工兵营以及其他辅助部队。
这编制,这人员配置以及武器配置,完全就是大楚帝国陆军主力部队里一个混成旅的复制版。
为了打造这个新标军左军,杨嗣昌处心积虑筹集了众多钱粮,搜刮了众多工匠打造枪炮,又耗费了将近半年时间持续募兵训练,最终才在上个月初步成军。
而该军统帅,则是杨嗣昌的堂弟杨嗣杏。
杨嗣杏,年四十有三,万年年间举人,早年入仕为官,虽然因为只是举人出身起点比较低。
但是他有着杨嗣昌父子帮衬,再加上长期在陕西任职面对流贼的,地方官员死伤甚多,很多官员也不愿意来陕西任职。
所以他混的也还算不错,顺利迈过了对绝大部分举人出身的官员而言,很难迈过的七品门槛,进而担任了陕西某个刚被流贼攻破城池,杀死了县令的县县令。
嗯,主要是这地方是下等县,而且周边流贼横行,实在太危险,但凡有选择的官员都不愿意来这里担任县令。
而这,也就成为了杨嗣杏的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