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1447


楚贼第一师布防汉天府东南之兴国州以及江西九江府瑞昌县一线,距离九江府府治德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九江城只有一步之遥,该方向除了第一师外,还有第四臼炮团。
楚贼第四师,驻防黄州府一线,并在前线的黄梅、广济等地驻防重兵。
除了这两个前线的主力师外,后头还有楚贼之第六师驻防武昌、大冶。
同时东线靠北方向,也就是德安府还有楚贼第三师一旅兵力。
最后,楚贼还在京师武昌南郊大营里,持续编练第七师,在江北汉阳军营里编练有第八师。
第七师、第八师这两个楚贼主力师虽然都还没成军,不过加起来暂时也有上万兵力了。
上述,仅仅还是主力部队,此外还有在黄州府一线的第五守备师、汉天府东南一线的第七守备师。
而这些兵力,最终都是可以用于东线战斗的。
人家史可法现在都提心吊胆的防备着楚军东进,那里有余力主动发动西进反击啊。
但是洪承畴和史可法依旧受到了崇祯的训斥,至于陈必谦更惨!
他被崇祯给直接罢官了……
但是吧,陈必谦看似总督东线战事,但实际上他能直接调动的兵力只有区区那么两三万人,其中大部分都还是死守鲁阳县、信阳等地的兵力,根本无法轻易调动。
所以陈必谦在得知楚贼在楚南有大动作后,一度也是尝试了在北线发动反攻,但是吴三桂迟迟不来,一直到五月份的时候都还在外头晃悠到处劫掠,左良玉也多次借口说缺兵少粮,枪炮药子更缺等理由拒绝出兵,所以他计划中的北线攻势迟迟都没能展开。
但是前线统兵文官们的苦处,崇祯可能不知道,也可能知道但是装作不知道。
反正他也没其他什么好办法,又不能变出几百几千万两银子来,更变不出来几万几十万为大明朝死战的将士出来。
所以他只能利用皇帝的身份,强行压着这些大臣们想方设法做事。
事情甭管难不难,但是你都得给我办好了,要支援?没有……总之办不好就要你脑袋,办好了就是朕领导有方!
说起来,崇祯朝的大臣们都挺难的,一个不小心就被罢官免职了。
崇祯一朝换中枢大臣的频率那绝对是史上罕见,没第二个皇帝像他这样喜欢折腾的。
前后十来年功夫,一共换了五十几个大学士,也就是阁臣,其中首辅都换了十七个。
在他之前,明王朝两百多年一共也就出现百名左右的首辅,他当皇帝十来年就换了十几个,这人的脑回路,不是一般皇帝能够相提并论的。
而且崇祯用臣子有个特点,刚开始用你的时候掏心掏肺,但是一旦出了点啥事,直接就把你推出去背黑锅,罢官杀人了……
这人吧,不太适合当皇帝。
但凡他让中枢稍微稳定一些,别三天两头就换人,也不至于混到一个自挂煤山的下场。
中枢一年到头天天动荡,臣子们要么担惊受怕要么勾心斗角,还打个屁的流贼,灭个屁的东掳!
在这种大背景下,杨嗣昌被崇祯亲自下旨逮捕下狱,抓人的锦衣卫已经是连夜出京了,只不过现在杨嗣昌在广东,这锦衣卫要跑到广东去传旨顺带抓人,估计得跑好几个月……
同时,洪承畴、再加上史可法、孙传庭等重要的巡抚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受到崇祯的训斥。
而陈必谦也是倒霉透顶,直接被罢官了!
理由就是陈必谦坐镇河南日久,但寸功未立,坐视楚贼做大……
陈必谦的几个对手们逮着同时一阵猛喷……崇祯顺着臣子们的话头,也就直接把陈必谦也来了个罢官去职。
好歹给陈必谦留了个面子,没把他逮捕下狱,而是让他自愿乞骸骨……
还在汝州那边,千辛万苦,想方设法协调左良玉、吴三桂等骄兵悍将想要搞南阳攻势的陈必谦,这会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把罢官了呢。
他是莫名其妙的升官,莫名其妙的被罢官……
紧接着,朝臣们一番明争暗斗后,推选出来了新的东线总督,王家祯!
于是乎,因为辽东兵鼓噪,而惹毛了崇祯,直接把他罢免的王家祯,再一次被崇祯起复,加兵部尚书衔,兼右副都御使总督南直隶、河南、江西、浙江军务。
因为直接统管南直隶军务,其重任就是扼守东线,防备楚贼东进,不出意外的话,其驻地应该就是应天府金陵城这个南京了。
因此,王家祯又被俗称之为南京总督。
而熊文灿那边因为坐镇主持西南战事,又被俗称之为西南总督。
洪承畴那边依旧是三边总督,不过人家是有兵部尚书加衔,此外还是太子太保呢。
由此,明廷形成了三大总督共同围剿楚贼的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