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1447


因此在明廷的这些督抚们看来,楚军是很容易模仿的,并且是很容易能看到成效。
这也是杨嗣昌,熊文灿以及其他督抚们陆续自发陆续组建新标军的缘故。
===第三百一十章
楚军的缺陷===
南线的杨嗣昌以及熊文灿他们编练新标军了,而在东线,根据可靠情报显示,史可法那边也编练了新标军。
史可法之前还嫡属于杨嗣昌麾下的时候,就根据杨嗣昌的命令开始编练新标军了,后来史可法的安庐巡抚地区划归陈必谦麾下,也得到了陈必谦的一定支持。
更重要的是,史可法镇守九江、安庆一线,这背后就是江南,后头一大堆人可都指望着史可法能够挡住贼军东进呢。
江南大批士绅权贵们可是极为害怕楚军杀过来的,为此不少人都出钱出力支持史可法编练新标军的。
对于江南士绅来说,明廷亡不亡他们可以不在乎,但是他们交不交税他们就非常在乎了。
在明廷治下他们可不用交税,但是一旦楚军杀过来了,他们可就要交税啊……
正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江南士绅们自然是不甘心乖乖交税的,让他们亲自上阵和楚贼厮杀不可能,但是出点小钱让史可法去杀贼,他们勉强还是乐意的。
楚贼要江南士绅的的钱粮,他们自然是要抵抗的,哪怕真心出钱出力的士绅只是一小部分,但是以江南的繁华,哪怕只是一小部分士绅的支持,也足以让史可法获得大量的钱粮了。
得到众多支持的史可法编练新标军,比杨嗣昌和熊文灿还要轻松,根据参谋部情报司等情报机构的打探,史可法分别在安庆和九江都编练有新标军,具体数量不明,但是两部记起来,保守估计也有上万人。
这也就意味着,后续大楚帝国和明廷的战争里,所面对的明军主力就从以往的那些不堪一击的营哨卫所兵,变成了新标军以及部分边军。
嗯,吴三桂为首的蓟辽边军,现在都还在河南一带呢。
大楚帝国的北路军有小股兵力和他们遭遇过,打的并不好看……
这也不是说吴三桂的这些边军们装备更好,士兵作战更勇猛,而是这些边军里骑兵太多……
几次中小规模的接触里,楚军以步兵和炮兵为主的兵力,面对动不动就好几百甚至上千的边军骑兵打起来特别难受。
出去野战非常容易被放风筝,至于枪炮犀利……人家边军骑兵根本不和你玩近战,至于骑着马冲阵更是别指望了。
人家就远远吊着你,你列阵的时候他们就远远吊着你,根本就不过来,但是只要你一动,变成行军队列的时候,直接就骑马冲过来放箭了……
搞的后来,北路军那边都是以守城作战为主,偶尔出城作战的时候,往往都是携带大量的四轮、双轮马车,部分两百斤短袍和两斤半野战炮。
遭遇边军骑兵的时候,以马车为依托进行防御反击作战,必要时候依托马车进行撤退,或者追击。
而这,其实也是早几十年戚家军北上后,对付北方草原骑兵的套路:用马车和轻型火炮玩车阵。
只不过受限于骡马有限,同时人家边军才是玩这种车阵的行家,所以打起来也比较尴尬和难受。
这也是楚军在北线整体处于战略防守,没有大规模杀入中原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骑兵的楚军,现在就贸然杀入中原的话,那等于是放弃自己的枪炮优势和明军比拼骑兵、车阵等优势,得不偿失。
北线先不去说,且说东线。
如今楚军要东进,那么极有可能会面临史可法麾下,或者是其他明廷巡抚,总督麾下的新标军,同时在江北作战的话,也极有可能遭遇吴三桂为首的边军骑兵。
为此,大楚帝国参谋部最近一直都在琢磨着如何更好的打这些新标军,打那些边军骑兵。
这一场近卫军、第一骑兵旅、第七师参与的演习,目的就是为了演练如此对抗新标军以及边军骑兵。
但是实际演习结果,却算不上多么的明朗。
这一次演习里,近卫师全师出动,打第七师一旅以及第一骑兵旅,然而实际交战里近卫师却是被多次牵制,最终无功而返,被迫撤退。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扮演明军新标军的第七师,他们选择了据城而守,利用枪炮进行顽抗,让近卫师久攻不下。
同时第一骑兵旅扮演明军边军骑兵在外围游荡袭击,直接就切断了近卫师的后勤线。
最终,近卫师为了避免遭到更大的损失,被迫撤退。
对于这个演习结果,徐志贤为首的一群军方将领都不是很满意。
哪怕在大楚帝国的历次演习、沙盘推演里,楚军往往都是失败的一方……
但是吧,就算是失败往往也不会这么惨啊,而且以往的演习或推演里,裁判部往往会莫名其妙的给扮演明军的一方加戏……
张口一来就是明军有上百门火炮,眼珠子一转就是明军有几千精骑,还是死战不退的精骑,又或者是明军士卒死战不退,一个个都是天神下凡,又或者是干脆给明军一方的扮演将领开全地图视野……
总之,每一次演习或推演,尤其是沙盘推演的时候,明军往往是能够占据巨大的优势。
如此情况下,演习或沙盘推演楚军扮演方失败也是清理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