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6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4/1447


多方讨论后,又对这三款燧发枪进行了密集的实弹测试。
而测试工作就是由暂编第五混成营那边来进行,虽然这个混成营暂时还没有人员全部到位,不过已经到了一百多人,因此承担前期的实弹测试工作刚好。
再加上第五混成营,他们本来就会是大楚帝国里的第一批燧发枪用户,先然他们进行测试,也算是让他们提前进行实弹训练了。
毕竟这年头进行实弹训练还是很贵的。
因为弹药昂贵的缘故,哪怕是楚军的火枪手也不可能一天到晚没啥事就进行实弹训练。
目前楚军的火枪手,在三个月新兵训练时期,一共也就只能打十五发实弹而已,再多就没有了。
而结束新兵训练后的日常训练里,实弹训练也不多,毕竟弹药宝贵,得留着作战的时候用。
只是这也导致了很多部队的主官为了增加麾下火枪手的实弹训练,往往会找各种借口去剿匪、打地主武装……
说是剿匪呢,但大多时候纯粹是为了找个借口好要弹药以进行实弹训练。
上头在弹药供应不那么紧张的时候,对这种行为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种事也算是实弹训练和剿匪两不耽误。
而这样的楚军火枪手,其实弹训练的次数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已经很惊人了。
明军那边的鸟铳手,没有战斗的时候,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发实弹呢。
如今让第五混成营那边来搞这个实弹试射,也算是给他们更多的实弹训练机会,为后续的训练奠定基础。
为了这一次的实弹测试,枪械研究所那边和汉天厂合作,抽调了一批工匠,每一款燧发枪都打造了二十支的样枪以进行测试。
测试项目有耐寒,高温,沙尘、潮湿、高盐分等气候环境下的环境测试。
随后是进行实弹测试,以测试装填速度、威力、精度、击发率、故障率等等。
这些测试往往都是极端测试,开火的时候模拟激烈战斗,进行连续的发射,又或者是进行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密集射击。
整个测试持续了三天时间,最终罗志学拿到了测试报告。
各种测试报告里,第一款燧发枪,也就是根据遂发手枪改进而来,进一步提高了加工工艺,简化了零部件的遂发步枪都拿到了第一,尤其是击发率以及故障率这两项关键数据上,都稳居第一,实弹作战中,击发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六。
故障率也非常低,各种极端环境下都能能用。
排名第二的则是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枪机的燧发枪,击发率比预计中的百分之九十五查一下,只有百分之九十三,故障率有一些,但也不算高,其他的都普普通通,没啥太抢眼的,也没啥太差的。
排名第三的,则是第一款遂发步枪简化而来的遂发步枪,击发率垫底,故障率也垫底……
而最终经过工业部以及军械部的反馈之后,决定最终选择枪械研究所自行研发的枪机机构的燧发枪作为后续的主力步枪。
这玩意性能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却是在可量产的情况下能做到的最好了。
敲定了详细设计后,罗志学还正式给这款燧发枪赐名为承顺二年式燧发枪,简称二年式步枪。
给武器正式命令,并且以年份明明,这是去年就开始采取的措施,只不过之前一直没强制要求而已。
加上将士们也好,其他人也好,都习惯直接称之为火枪,甚至民间还继续称之为鸟铳呢。
这一次罗志学通过圣旨的方式直接赐名,也算是推动武器装备的名称正规化,别老是乱七八糟的叫。
军械部那边也是感受到了罗志学推动武器称呼正规化的意图,很快就明文下发各部,要求在正式文件里,对武器装备一律采用正式编号称呼,不准以简单的火枪,火炮等作为代替。
同时还附带了一份最新的武器装备的编号。
如今广泛装备的火绳枪,被称之为元年式步枪,其他的几种野战炮、臼炮,也带上了年份编号,基本都是元年式。
毕竟这些枪炮大部分都是去年大规模量产并服役的。
如此也就有了‘元年式两斤半野战炮’‘元年式五斤野战炮’‘元年式十八斤臼炮’‘元年式四十八斤臼炮’等正式的称呼。
当然了,虽然军政部这么干了,但是底下的将士们日常时候,依旧不会这么说,基本都是直接说成两斤半炮,五斤炮、九斤炮、十八斤臼炮等。
但是这个二年式步枪,本来称呼就很简单,再加上为了和第一款的火绳枪以示区分,因此人们称呼的时候,倒是直接称之为二年式步枪,或者是二式步枪。
二年式步枪,采用武昌枪械研究所自行设计的枪机,拥有完善的阻铁、保险、防风防雨等结构。
枪管以及枪托设计,在元年式火绳枪的基础上进行稍微改进,口径为十八毫米,枪重四点二公斤,枪管长一米二,全长一米六(带枪刺两米一)。
在之前的密集实弹测试里,熟悉该火枪后的火枪手可以做到每分钟两发到三发的射速。
最大射程……嗯,这个没意义。
最大有效射程的话,可以打一百三十米,不过即便如此命中率也会非常低,实战中不建议这么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4/14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